每天5点钟起床
有时要忙到第二天凌晨才能休息
10月9日下午,包括屈丹丹在内的中国代表团成员抵达韩国仁川国际机场。
他们本次角逐的云计算项目,是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新设立的项目之一,重在考察选手在公有云平台上按照设计的架构部署云资源,完成基础设施的搭建、管理运维及维护公有云设施的安全。
这也是所有世赛项目中唯一需要联网进行比赛的项目,比赛分数会随着选手的操作实时跳动,过程极为“惊心动魄”。
在上一届该项目的比赛中,中国队未获得名次,遗憾败北,因此,此次再度参赛,每个团队成员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
留给他们熟悉场地、熟悉规则的时间也不多。屈丹丹回忆,正式比赛前三天,她主要是陪同云计算项目专家参加会议,陪选手熟悉设备等。
10月13日,比赛正式开始。这期间,屈丹丹除了做好专家的助手、选手的朋友和语言的桥梁之外,还需要对比赛的规则十分熟悉,以应对比赛中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状况。
随后的四天里,屈丹丹作为翻译,每天早上5点(本段提到的时间皆为韩国当地时间)起床,7点到达赛场,7:30~9:00,先把题目翻译完毕;9:00~9:10,为选手口头翻译比赛注意事项;9:25~9:30,回答选手在考试题目中遇到的不明确问题,其余时间则陪同专家协助参与会议;下午4:30比赛结束后,再继续担任专家评分时的翻译,直到评分结束,签字确认成绩,有时甚至要忙到第二天凌晨一两点。
比赛过程中,屈丹丹也会遇到题量陡增的情况。比如,10月13日比赛翻译的题目将近20页,“考试题量相对较大,当时压力不小,好在有扎实的功底和充分的准备,还是完成了翻译,为选手提供了精准的试题”。
经过四天的角逐,10月16日,云计算项目中国选手——深圳技师学院教师陈新源,以每天接近满分的压倒性优势,提前锁定云计算项目金牌,这也是中国代表团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以来,在该项目首次获得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