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平均每8个老年人中有1人患有肌少症
肌少症的全称是肌肉衰减综合征,是由于年龄增长引起的老年人肌肉减少,同时伴有肌肉力量和功能的下降,和蛋白质摄入不足、缺乏运动密切相关。老年人中常见的体形消瘦、手脚无力、行动缓慢等症状,都是典型表现。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我国平均每8个老年人中,就有1个人患有肌少症。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马丽娜:俗话说千金难买老来瘦,其实这是我们老年人认识的一个误区。肌肉减少症它的危害是非常的严重的,轻则可以引起骨折、跌倒,同时可能合并吞咽功能的障碍,容易发生误吸、感染,影响生命质量。
专家介绍,人体的肌肉功能大约从35岁开始下降,肌少症虽然跟年龄增大有关,但不是所有老人都会得肌少症。专家建议,老年人要营养均衡,保证肉、蛋、奶、豆制品等蛋白质的摄入。运动方面,可以采用弹力带、哑铃等进行抗阻训练,增强肌肉力量。
如何快速识别肌少症?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马丽娜:有一个简单的指环实验,那么就双手,那个拇指和食指这样一个圈,放到那么小腿最粗的地方。那么如果这个圈不够,到刚刚好,到轻松的话,这样就会提示存在肌少症的风险。
专家特别提醒,年轻人久坐不运动,或者减肥时肉类摄入太少,肌肉流失严重,也会导致肌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