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考古编制岗位遇冷“零应聘”成热议话题
9月14日,讲述敦煌文明和守护人故事的纪录片《敦煌师父》第二集正式上线。在纪录片中,敦煌考古研究所所长张小刚表示,今年考古所编制都有所增加,这导致愿意到敦煌的应聘者更少,“有五六个人报名,结果全缺考,一个都不来。”一时间,“敦煌考古编制岗位无人问津”的话题冲上热搜榜,引起热议。
“一边是考公热,今年国考报名人数突破200万人,一边是考古热,众多文物、文物机构和考古相关节目走红网络。”人民网提到,考古热而从业冷亟待“破局”。
张小刚所长在接受采访时提到,这几年考古由冷及热,是全民切身感受到的。比如敦煌,千年IP出圈成了新网红。考古学的社会意义在国内不断增强,真正喜欢考古学科的人数也不断攀升。从大环境来讲,现在确实是中国考古学的黄金时代。但是真正从事考古的人,从来都是少数群体。
张小刚所长还提到,这些年,敦煌考古研究所报考的人时多时少。比较好的情况是2020年,一次性就招到了3个。而2022年原计划招一个考古的岗位,结果全缺考。目前,敦煌考古研究所人员紧张,只有20人左右。即使其他工作全都不做,只做石窟寺考古报告,这些人员依然是不够的。所以,做石窟寺考古报告或做田野考古会互相影响。
“据我了解,各个地方的大所,尤其是省所,这两年增加了不少编制。比如有的省从原来不到几十个人的编制扩大到二三百人,这对全国考古行业来讲是个好事,国家、地方都很重视,给考古更多的名额和经费。但我心里在打鼓,考古专业毕业生一年就那么多,条件好的地方招的人越多,客观上我们这个地方就更难招了。同在一个省的省所,招人情况也比我们好很多。”张小刚所长向媒体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