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最密集
每平方公里超过3000人的还有厦门。厦门是我国一二线城市中土地面积最小的城市,仅1700.61平方公里,2021年常住人口达到了528万人,每平方公里住着3105人。分片区看,厦门岛内外的人口密度差距较大,岛内(含鼓浪屿)土地面积157.98平方千米,七普时人口达到了211万人,人口密度达到了每平方公里13358人(2020年数据)。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分析,市域人口密度受分子和分母效应两个方面影响。分母方面,厦门本身就很小。分子方面,厦门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33位,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集聚。七人普数据显示,2010年到2020年,厦门人口增幅达到了46.23%。
丁长发说,厦门岛内有好多发展非常好的产业,如会展业、现代金融服务业、软件信息服务业等,同时,岛内交通基础设施、医疗、学校配套也都非常好,因此人口密度比较高。不过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厦门岛内的土地发展空间已经比较饱和,房价也比较高,而近年来岛外包括集美、马銮湾、翔安南部、环东海域建设了一大批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同时几条地铁线路也是连接岛内和岛外,制造业很多布局到了岛外。岛外随着产业集聚和基础设施、教育医疗设施完善,人口也在快速增加。
第五至第八名的城市均来自广东地区,分别是佛山、广州、中山和汕头,四个城市的市域人口密度可谓相差无几,均处于2400人到2600人/平方公里之间,其中中山和东莞类似,均为改革开放以后由县升格为地级市,整体用地面积就是一个县的规模,面积小,外来人口多,人口密度也大。
从前十名来看,仅广东省就占了6个城市,其中珠三角占了5个。广东省体改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对第一财经分析,珠三角的地域空间小,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群,目前珠三角大城市之间基本是无缝对接的。同时,珠三角好几个城市都是由县升格而来,以前在其他省份大多是一个地区转化为一个市,而珠三角是一个地区转化为好几个市,这样一来一个地市的面积就小很多。
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依靠毗邻港澳的独特地理位置,利用土地、劳动力资源的低成本优势,吸引了港澳台制造业的大规模转移,经济率先崛起。彭澎说,珠三角对外开放早,吸引的资金多,对岗位的需求也大,珠三角的外来人口呈现几何式、跳跃式增长。
珠三角之外,广东还有一个城市人口密度高居全国第八,即地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粤东的汕头。数据显示,面积仅2245平方公里的汕头,常住人口达到了553.04万人,每平方公里达到了2463人。同处潮汕地区的揭阳,人口密度也超过了1000人/平方公里。专家分析,这与当地生育文化较浓、出生率较高有关。
郑州和无锡的人口密度分列第九和第十。郑州也是前十名中唯一一个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城市。2010年到2020年,郑州人口增加了397.41万人,增量位居全国第五。郑州所在的河南是我国户籍人口第一大省,户籍人口过亿,常住人口也达到9883万人,因此未来郑州人口的增长空间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