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以空前速度丧失的根本原因,这也使得灵长类动物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李保国介绍,引起这一系列灭绝危机直接原因主要有生境丧失和片段化、外来种的侵入、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化等。但这些还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根源在于人口的剧增和自然资源快速消耗、不断扩张的农业、生物资源过度利用和保护产生的惠益分配的不均衡、知识及其应用的不充分以及法律和制度的不合理等。
李保国建议,开展灵长类动物的专项调查,为有效保护与管理提供科技支撑;加强栖息地保护与恢复建设,保证野生动物迁徙生境通道和栖息地完整性;加强跨境保护促进区域合作,打击边境非法贸易,建立科学调查研究数据共享平台;加强灵长类基础生物学研究,对灵长类物种的行为生态、种群生态、繁殖生态、社会行为、保护遗传等多个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开展生态旅游的科学与评价,建立科学的生态旅游评价体系;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野生动物的新格局。
该报告由中国动物学会灵长类学分会和西北大学组织国内的灵长类研究学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