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白重恩主办方供图
同时,新能源使用效率低,来自于消纳能力现在还不够,消纳能力为什么还不够呢?一方面电网需要改造,需要建设配套的网,因为新能源发电的地方跟传统的发电的地方不一样,本来电网是服务煤电的,现在有新能源在另外地区,所以新建电网有成本。要建设储能和调峰能力,新能源不稳定,所以要变成稳定的电源,要储能、调峰,这个成本谁来承担。电网在多个发电源之间切换的时候需要有高度的安全性、智能性、稳定性,这也对电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的投资是非常多的。
但是这些成本谁来承担?白重恩认为,“如果电力的价格中不反映这些投资的成本,那电网是没有积极性投资的。你可以押着他投,但是长期不可持续,所以我们希望配套的网络的建设,改善电网的智能性、坚强性的成本在电价中得到体现。”
白重恩强调,拉闸限电的问题、新能源消纳能力不够的问题、应对碳关税的问题,都要求我们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碳定价的体系,在这个完整的碳定价体系,电力价格和碳的价格一定要有联动,否则就不能解决面临的很多问题。“当然,这里面电价是特别重要,因为我们的二氧化碳排放中很大一部分(40%左右)是来自于发电,如果把这个问题不解决,那么减排要实现碳中和是非常困难的。”白重恩说。
不过,白重恩称,电价要反映排放的成本,就应该和碳定价统筹选择,但是改革电价的阻力是非常大,原因就是当电价改革以后,如果电价反映了排放的成本,电价就要涨上去,消费者显然不愿意接受这样的改变,生产者也担心是不是失去了全球竞争力。
有什么办法解决呢?白重恩集中讲到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白重恩建议,想象把排放权方式做改变,不是把排放权给发电企业,而是把排放权给用户,包括消费者、用电生产者。给了用户以后,发电企业发电要排放,就需要排放权才能排放,怎么办呢?从市场上收购这些排放权。如果市场运行很有效,那么就会定出一个价格,然后发电企业排放权的需求可以通过收购来获得。那么发电企业会不会很不高兴呢?当然是,现在免费给的,但是后面通过收购有成本。但是如果允许电价随之调整,收购排放权的成本就可以有电价的调整来对冲,所以对发电企业并不会产生特别大的负面冲击。
对用电企业,当排放权价格上去了,电价随之上涨。但是另一方面,它免费获得了排放权,排放权价格上涨了,出售排放权的收益就上涨,这两个可以设计好的话是可以很好对冲。
白重恩说,所以,用户企业成本上去了,由排放权交易价格来对冲;发电企业成本上去了,购买排放权成本上去了,由电价上涨来对冲,“大家都得到了对冲,如果我们做这样的改变,对大家的影响不会太大。”(中新经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