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逃”困局何解
先进的制造业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也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需要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投身其中,且蓝领群体的就业,一头连着民生福祉,另一头连着社会稳定。因此,产业工人“空心化”问题是我国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必须解决的难题。
“提升工厂吸引力是关键。制造业不要老抱怨年轻人不愿进厂,要多想想怎么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曾湘泉建议,从权益保障、体制机制、职业教育、就业效率等多环节入手,保障制造业转型升级,让更多年轻人拥抱实体经济。
他提议,各地政府实施加速折旧等对制造业企业优惠的税费制度,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同时努力改善基层劳动者的工作生活环境,包括增加文化体育娱乐设施等;研究制定实施制造业企业连续工资补贴,落实工人权益保障,支持和规范中介服务等有利于制造业长期发展的各种政策和措施等。
作为蓝领工人代表,吴端华提出两点建议:一是人社部门出台相关支持政策,扶持创新性招聘模式发展,比如短视频平台“直播带岗”,实现蓝领群体就业与工厂招工的高效率匹配;二是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平台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从产业升级、蓝领就业、商品交易等多方面与实体经济融合,实现合规健康发展。
天风证券研究所一份报道显示,2020年我国蓝领在线招聘市场规模为228亿元,并将在未来5年里以每年超40%的增速,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285亿元。去年12月,新能源领军企业宁德时代联合人力资源主播在一家短视频平台上发起的“直播带岗”专场,累积观看人次超过25万,超过1000人报名应聘。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赵忠认为,像这样通过提交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接受平台管理和受众的实时监督,短视频平台的“直播带岗”拓展了市场的规模、广度和深度,降低信息匹配成本,增加了整体的社会福利。
【90后为何越来越愿意接受灵活就业 你会选择灵活就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