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由”是“出逃”的原因之一
做直播、开网约车……在数字经济的催生下,灵活就业为年轻人开辟了就业新思路。国家统计局披露,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灵活就业者已达2亿人,相比于约7.5亿的总就业人口,灵活就业人员占比已经超过四分之一,其中不少人是从工厂“逃离”的。
争分夺秒送快递、风里雨里送外卖……“薪资少、工时长、强度大”才是不少年轻工人离职的重要原因。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周广肃认为,作为新兴产业,数字经济的劳动生产效率及其创造的经济价值可能让许多传统行业“黯然失色”。比如,不同统计口径显示,外卖骑手平均月薪在4500元至5000元之间,多的甚至上万元,更遑论网络主播等。
“不自由”也是许多年轻工人“出逃”的原因之一。全国人大代表、北汽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汽车工人吴端华表示,当代高学历年轻人的就业观念、就业意愿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一份时间自由、环境自由的工作,远比“机械、重复、价值含量低”的一些工厂工作有吸引力。
“蓝领”短缺,已经成为不少企业的燃眉之急。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在山东青岛等地调研时发现,许多制造业、外贸企业在“疯狂招人”,甚至有家2000多人的企业专门雇用了11家中介公司帮忙招聘。而另一方面,城乡就业压力增大,不少劳动力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对于这种就业结构错配的现象,吴端华认为,这是因为蓝领人群与岗位需求之间长期存在信息不对称、人才结构不匹配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就业效率。他认为,我国蓝领群体普遍存在低学历、低技能现象,尤其是农民工群体缺乏系统的培训和学习,与制造业升级所需的岗位技能并不匹配。这也是工厂“招工难”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