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

大庆祝三乡90后党员领着贫困户自力更生“拔穷根”

2019-01-07 08:56  编辑:李玥  来源:大庆网

  东北网1月7日讯 “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我们扶贫干部只有主动作为、处处留心,才能让更多的百姓分享政策红利。”大同区祝三乡“90后”党员干部单永超说。

  翻看单永超的工作时间表:3年、1095天。

  再看他的工作成绩单:全乡实现脱贫269户610人,占贫困户总数的69%,户均增收1500元;80%以上的贫困户实现3个以上产业覆盖。

  这个“90后”自从成为祝三乡的扶贫干部后便一头扎进工作中。三年间,他甘心奉献,把满腔热情奉献给农村的每一寸土地,让祝三乡这片热土呈现欣欣向荣的面貌,全面小康生活越来越近。

  做解析政策的“明白人”。在单永超的“扶贫词典”里,扶贫干部最基本的素养就是要熟悉政策,因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不同时期有不一样的阶段性特征。为此,工作伊始他便努力学习提升业务能力。三年来,通过向区扶贫中心咨询、请教、向基层群众学习等措施,不间断地开展学习,不管是纵向的国家、省、市、区的扶贫政策,还是横向的教育、医疗、住房的部门政策,以及财政、金融、产业、就业创业等相关政策,都能够做到张口就来、阐述清晰明了。同时更注重把这些政策落下去,获得了贫困户信任和夸赞,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百事通”。

  做深化帮扶的“联系人”。单永超深知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必须发挥好自身的优势,主动在所有的涉及贫困户的帮扶项目、帮扶举措和对接主体、推进单位和贫困户之间搭好桥梁,建好纽带。为此他牵头起草制定了《祝三乡科级领导干部和机关党员干部包扶贫困户规定》,明确了37名区直机关党员干部、14名乡里科级领导干部、30名村两委干部的具体责任分工,确保全乡392户贫困户的结对帮扶工作顺利进行。为高质量推进扶贫开发管理平台建设,他积极对接上级业务部门、仔细琢磨平台功能作用,凭借熟练的操作和扎实的互联网知识功底,成为全乡公认的扶贫业务“能手”和平台建设“标兵”,并作为主讲人开展帮扶责任人、乡村干部业务培训5次,走村入户采集核实信息60余次,组织集中分析修正10余次,及时高效地完成了每个阶段数据采集和录入任务。

  做温暖贫困户的“贴心人”。在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中,为了全面摸清底数、扎实基础工作,单永超协同乡扶贫办干部、村扶贫工作人员和50名帮扶责任人,连续奋战16个工作日,完成了全乡7000户农村家庭起底式、全覆盖入户摸底调查,实现了388贫困户严格界定并全部建档立卡,无一纰漏、无一群众不满或信访事件发生。在带领贫困户产业脱贫工作中,他针对自己所帮扶的贫困户产业基础和资源特色,积极组织帮扶干部在劳务输出、瓜果种植、家禽养殖方面寻找致富门路、发展脱贫产业,同时制定“扶贫计划表”实施挂图作战,每月都要进行晒清单、亮进度,确保有一个好的扶贫成效。在全乡扶贫干部的共同努力下,2018年祝三乡已实现脱贫269户610人、占贫困户总数的69%、户均增收1500元,同时80%以上的贫困户实现3个以上产业覆盖,有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

  三年扶贫路,一生祝三情。在脱贫攻坚这场必须打赢的战役中,单永超正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在一线扶贫这个平凡却光荣的岗位上,谱写着一名普通基层党员干部青春的华章、扶贫的画卷!

评论

—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