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

中国一重加强自主创新 加快锻造“大国重器”

2019-01-07 08:58  编辑:杨禹  来源:凤凰网

  中国一重前身为第一重型机器厂,是“一五”期间建设156项重点工程项目之一,始建于1954年,是中央管理的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之一,是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重型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能源重大装备材料研发中心。中国一重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肩负起了振兴我国重型装备制造业的历史使命。

  6日,“重走振兴路相约在龙江”全国网络媒体行采访团走进中国一重,看到“老国企”焕发“新青春”,走出了一条全面振兴发展的新路子,并正在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目标奋勇迈进。

  牢记党中央嘱托挺起民族工业脊梁

  在建厂初期,面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中国一重便实行了边基建、边准备、边生产的“三边”方针,当工厂竣工投产后,就成功制造出了我国第一台1150mm方坯粗轧机和第一台12500吨自由锻造水压机,为新中国没有制造过成套重型机械设备的历史划上了句号。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一重面对订货不足、社会负担重等困境,通过实施改革开放政策,采用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和自主开发相结合的方式,研制了汽车锻压设备小松压力机等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新产品,为企业走出低谷奠定了基础。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一重先后多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并相继完成了我国首台千吨级热壁加氢反应器、我国首台三代核电百万千瓦核反应堆压力容器、我国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不锈钢炉卷轧机、我国首台斗容最大的电铲等制造任务。

  历经60余载,几经波澜起伏,无论面临多么艰难困苦的条件,中国一重始终牢记党中央嘱托,始终没有忘记发展振兴我国民族工业、国防工业的初心,矢志不渝听党话、毫不动摇跟党走,坚持以自主化、国产化为己任,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机械产品近400万吨,开发研制新产品400多项,填补国内工业产品技术空白400多项,不仅带动了我国重型机械制造水平的整体提升,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而且为我国工业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持续深化改革争当国企改革排头兵

  中国一重的发展壮大是改革开放40年我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一个生动缩影,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一系列方针政策落地见效的生动展示。从放权让利到剥离办社会职能,从改制分流到构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中国一重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自我革新,不断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变化与新要求,实现了企业活力和竞争力的持续增强。

  2014-2016年,中国一重连续三年亏损运行。面对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2017年公司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落实国企改革“1+N”文件精神,不但一举扭转了连续3年亏损的被动局面,而且成为了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成功样板,走出了一条企业全面振兴发展的新路子。

  坚持自主创新摆脱“卡脖子”之痛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一重始终将自主创新作为国家使命来完成,站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产品垄断的第一线,着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切实解决我国重大技术装备“有无”的问题。

  在核电装备领域,中国一重承担了国家“863”重大科研项目中国实验快堆堆容器、旋塞和堆内构件的研制任务,并先后开展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课题研究。2012年成功制造了我国第一台三代核电百万千瓦核反应堆压力容器,2017年成功制造了全球首台“华龙一号”福清5号反应堆压力容器,以实际行动打破了国外的封锁,开启了我国自主核电新时代。中国一重也成为了世界上仅有的既能提供核岛一回路全部铸锻件,又能生产核岛主设备的供应商之一。

  在石化装备领域,中国一重先后开发出了五代热壁加氢反应器,实现了产品从千吨级到双千吨级的跨越,一举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成功制造了我国首台千吨级加氢反应器、世界最大的2400吨镇海沸腾床渣油锻焊加氢反应器、我国第一台采用3Cr-1Mo-1/4V材料的热壁加氢反应器。通过持续技术攻关,切实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加氢反应器采购价格也由当时的30万元/吨左右降低到7万元/吨左右。

  在高端装备领域,中国一重自行开发研制了国内第一套大型冷连轧机组鞍钢1780毫米冷连轧机,并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自行研制的5500毫米宽厚板粗轧机、2150毫米热连轧机、2130毫米五机架冷连轧机、3800毫米中板轧机等上百套高端冶金装备不仅占领市场、替代了进口,而且为钢铁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新材料领域,中国一重努力掌握世界轧辊制造最前沿技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相继研发成功Cr4、Cr5材料支承辊,并迅速占领了国内市场,填补了国内空白。2010年研制开发出5米特厚板轧机支承辊新材料YB-50-W,标志中国一重不仅实现了锻造支承辊制造全系列化,而且打破了国外同类产品在此领域的垄断,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0%。在火电、水电等一些大型铸锻件制造方面,中国一重已经成为国内生产300-1000MW火电机组大型锻件能力最强的企业,并具备制造700MW水力发电站机组叶片、上冠、下环、水轮机大轴等铸锻件的能力。

  截至目前,中国一重已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项近40项,省部科技奖项150余项,市级科技奖项80余项,有效专利496项,其中发明专利226项,并且在核电、石化和冶金成套装备领域,制造能力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从“跟跑”向“并跑”“领跑”的重大转变。

评论

— 滚动新闻 —

— 图片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