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在教育中长时间、经常性地缺席,“家长会成妈开会”只是一个小切口。但国内外无数的实证研究也好,现实中的例子也罢,都说明,爸爸在教育孩子环节中缺席,不可避免会影响孩子们精神世界的发育和建设,甚至有可能导致部分孩子产生认知、情感、体格、个性等方面的缺陷与障碍。有人会说,爸爸将大部分注意力放在打拼事业上,也是为了让孩子们过上更好的生活、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但细细想来,这样的话更像是借口,承担家庭教育功能的成员哪一个没有这样的梦想呢。
时代在变,对同一个社会角色的评价标准和期待也在变。不论是个人重塑“意义之网”,给予家庭教育更多的价值认同;还是用人单位对“爸爸去开家长会”“爸爸陪孩子看病”“爸爸陪孩子游玩”多一些换位思考和体谅,在请假、休假上予以成全;抑或全社会转变对“好爸爸”的评价标尺……都是有意义,且需要为之付出努力的。
当爸爸们越来越多地主动去开家长会,这不仅意味着孩子们得到更多的关爱和陪伴,也意味着家庭功能更加完整、家庭生活更有活力。(杨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