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教育界备受关注的衡水教育模式多年来以科学的管理、高效的备考和出色的高考成绩,闻名全国。那么,衡水模式的成功经验,能给我们怎样的启发?在追求卓越的同时,如何更好地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期节目带您一探究竟。
本期特邀嘉宾:巩建英,现任衡水泰华中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博士,历任衡水中学教育处副主任、中心教研室主任、年级主任,外联处主任、校长助理、衡中帮扶学校校长。原衡水中学高考全省十连冠功勋教师、首席教师、首席班主任、明星教师、明星班主任、校长勋章获得者、高考突出贡献者。衡水市骨干教师、市十大杰出青年、市十大道德模范、市管专家、市“三育人”先进个人、市科研标兵、市名师、市优秀班主任、市学科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被衡水市政府记三等功四次。石家庄铁道大学客座教授、中国遗传协会会员、省创新教育学会副理事长、省生物协会理事、省动物协会理事、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省师德先进个人、省先进工作者、省杰出追梦人。主持省级课题1项,参与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主编11本书。多次受邀到云南、江苏、广东、山东、贵州、河南、安徽、山西、湖南、甘肃、新疆、内蒙古等地讲学并备受好评。
据介绍,衡水泰华中学坐落于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衡水湖畔,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高标准运动场及各类功能教室,设施先进完备,是一所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一流、特色突出、环境优美的人文化、园林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民办高级中学。依托深厚的办学底蕴和强大的师资力量,学校拥有一批经验丰富、业务精湛、富有活力的省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坚持“让教师展示才华为学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多元的发展空间。
在节目中巩建英校长分享到:“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定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但是均衡发展不是平均发展,全面发展并不一定都是全才,每个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天赋,我们要做扬长的教育,将个人兴趣和天赋培养成专长能力。这就不得不提到学校实行贯通式培养的模式,就在今年7月份,我校被授予“地球与行星科学拔尖人才培养联盟校”的称号,这正是为实现2035年教育强国建设的总体目标下的,基础教育与国家人才培养的精准匹配,是大中衔接培养人才新模式的探索。贯通式培养模式就是打破年级的壁垒,通过发现孩子兴趣、发展孩子个性,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培养个人特长达到专才培养方式。真正地实现个性化培养。”
主持人问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瓶颈,如何帮助他们突破瓶颈,学校有哪些举措?”
巩建英校长回答:“确实是不同层次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瓶颈,但是不管是什么层次的学生都会面临共性的问题:会的不全对,得分不满分。这是在教学中非常让人遗憾的也确实存在的现况。这比把不懂弄懂同样重要,甚至是更加重要。
我们在教学中强化“题不二错”的观念,错题重做又重错那是对纠错的不重视,真正的改错不是就题改题,就错改错。学生不是剪刀侠、粘贴工,要做到深度纠错、深度剖析,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举一反三、举三反一,做到“知错改错不算错、改错更改错中错”。唯有如此才能突破瓶颈,真正的实现提升。我们所说的夯实基础,这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一个环节。其实改错还有一个更加深刻的意义,那就是通过强化改错意识,磨练心性,培养反思的意识;通过“题不二错”“会做的得满分”的理念渗透,告诫学生,脚踏实地比好高骛远更重要;通过举一反三和举三反一,归纳整理看整体,慢即是快的人生哲理。可谓是智育与德育的融合。”
在节目尾声巩建英校长表示:“无论是贯通式培养人才模式的落地,还是大数据时代下AI赋能教育的探索,亦或是双模高效教与学的模式探究,都是回归教育本质,用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新时代我们要牢记“立德树人”教育初心,以智慧唤醒生命,以创新回应变革,以担当书写未来,躬耕教育沃土,共赴强国之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