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频道

华东交通大学:重走长征路 绘就红色魂

2025-08-22 16:18  编辑:王聪  来源:中国教育报

  近日,华东交通大学艺术学院师生组成的实践教学团队走进江西省广昌县,在这片承载着厚重革命历史的土地上,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重走长征路”红色主题写生实习活动。广昌作为中央苏区北大门,曾是第五次反"围剿"主战场,境内保留着大量红军战斗遗址和革命文物。

  

  “选择广昌作为写生基地,不仅因为这里保存完好的传统建筑风貌,更因为这片土地蕴含的红色文化底蕴。”艺术学院领导介绍,此次写生特别设计了“日间创作+夜间研学”的双轨模式,将专业实践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

  清晨的甘竹老街,青石板路上回荡着师生们的脚步声。这座始建于明清时期的古村落,至今保留着30余栋传统民居。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一面架起画板,一面将镜头对准一栋有着明显弹痕的客家围屋:这些战争痕迹是最好的历史教材,我要用画笔记录下这些细节。

  下午的罗家堡,师生们参观了红九军团指挥部旧址。斑驳的土墙上,红军标语依然清晰可辨;简陋的作战室里,煤油灯、作战地图等文物静静陈列。学院基础部美术学专业教授现场讲解:这些实物资料让我们直观感受到革命先辈在极端艰苦条件下的智慧与勇气。

  夜晚,当暮色悄然降临,师生代表在罗家堡红军广场点燃火把之前,讲述了广昌在长征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分享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带队老师动情地说道:“没有先辈们在广昌战役与高虎脑战役中的浴血奋战与壮烈牺牲,就没有长征的伟大胜利,更不会有今日中国的光明未来。”学子们表示,这样的经历必将激发他们的艺术灵感,推动艺术教育与红色文化的深度融合。

  随后,师生们手持火把,在学生代表高举的红色院旗引领下,沿着甘竹老街到罗家堡崎岖蜿蜒的小路缓缓前行,亲身体验当年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空中无人机盘旋飞行,设计专业的学生们则用手中的手机镜头定格出一幅幅珍贵画面,为将来利用数字、影像、AI等现代技术手段再现长征这一民族记忆中的光辉篇章积累素材。

  此次实践充分融合现代科技手段。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师生操作无人机航拍全程,建立三维场景模型;产品设计专业团队开发了AR小程序,扫描写生作品即可呈现历史背景。“我们计划创作系列数字插画,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播。”项目负责人老师介绍。

  在花儿写生基地,师生们还体验了传统版画制作,将红色元素与非遗技艺结合。一幅幅以"红军鞋""马灯"为主题的作品,展现了青年学子对革命精神的理解。

  通过这样一堂“行走的思政课”,它不仅将课堂知识延伸到了社会实践中,也让思政教育更具感染力与生命力。通过这样的形式,艺术教育不再只是纸上的线条与色彩,而是融入了历史的温度与时代的责任。

  从画板到心间,从历史到未来,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仍在继续。艺术学院领导表示,将持续推进"红色艺术工程",通过主题创作、展览巡演等形式,让红色文化焕发新时代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