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频道

东北石油大学:让思政课“实”起来“走”起来“火”起来

2025-03-19 21:47  编辑:唐继厚  来源:

  东北网3月19日讯(记者许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理”始终是贯穿思政课的一条主线,东北石油大学始终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将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出台了《深化新时代东北石油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创优行动方案》《东北石油大学新时代大庆精神育人行动方案(2025-2030)》等一系列文件。东北石油大学努力让思政课“实”起来、“走”起来、“火”起来,着力培养具有“精强闯实”东油特质、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东北石油大学党委书记付晓飞、校长董宏丽着重抓思政课,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探寻思政“金课”。

  共建平台协同发力

  “大平台”是“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抓手。东北石油大学积极推进校地合作,主动对接“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走向石油石化一线、深入社会生活,在社会大课堂中“躬耕黑土、加油中国”。2024年,成功获批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交流基地--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研究学术交流基地和黑龙江省工业文化与能源安全研究学术交流基地2个平台;大庆精神育人展馆入选黑龙江省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与大庆市法学会、市律师协会签约合作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暨大学生法律驿站”;与大庆市档案馆签约合作共建思政实践教学基地。2025年,已与黑龙江省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大庆石油馆”“大庆石油科技馆”“铁人第一口井”签约共建。

东北石油大学积极推进校地合作。

  行走课堂入脑入心

  积极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深度挖掘行业和学科中的能源报国精神,让学生切身感受新时代伟大变革的生动实践,触摸“历史的厚度”,体会“发展的速度”,感受“信念的温度”,做到“知国情,懂民情”。制定《东北石油大学“油海丹心能源报国”行走的思政课实施方案》,正在着力打造“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足迹,使命担当教育”等“10+N”条省内外实践教学线路,汲取磅礴奋进力量。

  活化课程实践育人

  注重将宏观和抽象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概念具体化、具象化,用较为直观方式阐释、表达观点,并有机融入实践过程之中,激发大学生探究愿望、实践意愿,从而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在国家、社会的大背景下,在社会问题情境、历史问题情境里“做中学--学中悟--悟中立”,以“大庆精神育人”为特色,通过打造“专职+兼职+学生”的大师资、设置“1+N+1+X”的课程群、构建“课堂+线上+校园+社会”的立体场域、制定“践+赛+评”一体的评价体系、实现“读、学、讲、行、写”的能力提升,完成思政课实践教学“课堂主导+实践养成+文化延伸”的进阶式目标。

  以研促教教研相长

  教研活动是教师成长进步的“扶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助推器”,更是推动自我成长的“源泉”。近年来,东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主持、参与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在省思政课大赛、教学创新大赛、精彩系列中多次获奖,在重要期刊发表文章余30篇。2025年伊始,在《中国社会科学网》1月、2月(头版)连续刊发王鹤岩教授《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主体性意蕴》、徐晓宇教授《实现新时代文化使命的现实进路》两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