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至17日,由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主办的2025年黑龙江省小学阶段数智技术赋能数学教学创新发展观摩交流活动在哈尔滨德强小学校成功举办。
来自全省13个地市的教师发展机构、县(区)教师进修学校、部分区县教育局领导及小学数学教师代表线上线下2300余人参加活动。本次活动创新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以UMU平台为核心线上载体,实现直播互动、资源共享与研讨交流的深度联动,为跨区域教研搭建高效桥梁。

本次活动以“数智技术赋能小学数学教学创新发展”为核心主题,紧扣《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以教育数字化为突破口,通过“专家引领+课例示范+主题阐释+ UMU平台互动研讨”的特色形式,深入探索数智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助力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与课堂教学创新变革。
专家引领:前沿理论锚定创新方向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特聘专家黎加厚带来题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打造小学数学创新课堂》的专题报告。报告聚焦生成式AI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系统讲解“氛围学习”理念与AI编程工具的操作方法,强调“先人脑后AI”的教学原则——教师需先明确教学痛点与需求,再通过自然语言提示语让AI生成教学资源并现场指导教师动手操作,让参会者快速掌握用AI解决教学难点的方法,为后续实践奠定理论与技术基础。
课例示范:技术赋能打造高效课堂
课例展示环节,3位一线教师带来数智技术融合的创新课堂,通过“教学展示—教师反思—专家点评”的模式,呈现技术赋能教学的具体路径;
哈尔滨德强小学校贺李胤晶老师执教《确定位置》,以无人机模拟方阵为情境,运用编程工具与希沃交互软件,引导学生通过“列与行”抽象出数对概念,借助平板操作验证数对与位置的对应关系,培养学生空间观念与模型意识;



宁安市第四小学孙思雨老师执教《鸡兔同笼》,依托智能数据平台精准分析课前学情,聚焦学生疑难问题,通过列表法、假设法等多元思路,结合希沃白板互动功能,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掌握解题策略;
佳木斯市第十九小学安敏老师执教《多边形内角和》,借助几何画板动态演示图形分割过程,支持学生自主尝试“顶点取点”“形内取点”“边上取点”等多种探究方法,直观理解多边形内角和公式推导逻辑,发展推理意识。
主题阐释:实践经验共探融合路径
齐齐哈尔市龙沙区永安小学校李鑫以“长方体与正方体展开图”为例,分享借助几何画板、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构建跨学科实践活动的经验,实现数学与美术、科学的融合;
佳木斯市杏林小学陈文茹聚焦“轴对称”教学,介绍AR全景、GeoGebra软件如何破解对称性质可视化难点,让抽象知识具象化;
哈尔滨市花园小学校孙峰以“营养午餐”“掷一掷”为例,讲解交互技术(如金山文档共享表格、睿智云模拟程序)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提升学生数据分析与问题解决能力;
哈尔滨市秋实学校刘雅兰结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阐述如何用AI工具精准定位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的关联,通过分层练习与智能诊断实现个性化教学。




本次活动开始前,UMU平台全程串联七位教师的“课前备课—课后研讨”环节,形成完整教研闭环:活动中,每位上课教师的教学案例通过UMU平台实时上传,形成持续讨论的教研氛围,避免“听后即忘”,实现优质经验的长效留存与二次传播。
小学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在总结中强调本次活动呈现的课例与案例,充分体现了数智技术在“化抽象为直观”“精准诊断学情”“激发学习兴趣”等方面的优势,后续需进一步推动技术与教学的系统整合鼓励参会教师将所学转化为实践,构建区域内数智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缩小校际教学差距。
本次观摩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全省小学数学教师搭建了“理论学习—实践借鉴—经验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拓宽了数智技术赋能教学的思路。下一步,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将持续推进相关课题研究与资源建设,助力全省小学数学教育数字化转型,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龙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