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

深耕绘画心理 解码倾听本质——“画中我” 专题培训纪实

2025-09-30 20:50  编辑:唐继厚  来源:

  东北网9月30日讯 暑气渐消,秋意启新。29日下午,哈尔滨市王珺思维可视化研究工作室成员以“线上+ 线下”形式参与“画中我——我的倾听模式”专题培训。本次培训由东北网与“画中我”团队联合支持,特邀14年经验家庭治疗师程珊珊老师主讲,联动东北网教育品牌运营团队,助力工作室成员借绘画心理技术探索倾听本质,提升专业能力。

  一、专家引领启思精研

  程老师以“绘画心理+ 系统式家庭治疗”为框架,从“身?心?境”三维解析倾听逻辑:“身— 生理我”维度,结合孩子因外界评价分心的案例,借“躯体轮廓标注”练习,助成员觉察外界定义生理自我的误区;“心— 心理我”维度,依托“情绪一致性效应”,通过“情绪—倾听绘图”,让成员掌握接纳情绪不被主导的方法;“境— 关系我”维度,用“家谱图”与学生投射案例,说明人际对倾听的影响,引导成员反思过度选择性倾听的局限。

  二、凝神聚力静心绘图

  成员围绕“倾听”开展深度绘图实践,成员以四格绘画探索:第一格画“三到六月内难受沟通场景”;第二格具象“信息筛选模式”;第三格想象“筛选功能放假状态”;第四格绘“理想解决场景”。

  成员聚焦“倾听”相关场景创作:有班主任在第一格画出“溢满垃圾的垃圾桶”,以此象征与家长沟通时“混乱无逻辑的声音包围耳朵”的压抑;妈妈成员则绘出“被孩子哭声、父母唠叨、学生吵闹环绕的耳朵”,直言“每天被噪音裹挟,却找不到片刻安静”。第二格中,有人用“灰色滤网”具象“屏蔽鼓励、放大批评”的筛选模式,也有成员以“红色防护罩”呈现“家人的爱过滤负面声音”的温暖。第三格想象“筛选功能放假”的松弛——有人画“在家听音乐、吃火锅的舒展模样”,有人绘“空灵钟磬声净化心灵的状态”,流露对“不刻意筛选声音”的向往。第四格聚焦理想解决场景,如前述班主任设想“沟通前梳理重点、用表格记录需求”,期待实现“三方满意”的沟通效果。

  三、专家点评交流分享

  分享环节,成员们卸下顾虑,袒露绘图背后的情感真谛。程老师结合绘制内容、线条、色彩细致点评,如“垃圾桶的灰色调藏着沟通抵触,可用柔和线条画对下次沟通的期待”,同时引导成员对照他人作品反思。成员间亦相互启发,有老师感慨“看到‘红色防护罩’的画,才想起家人支持能化解倾听焦虑”,在思想碰撞中深化对倾听的理解。

 

  四、工作室主持人总结讲话

  培训尾声,王珺副校长作总结讲话。她首先向程老师及东北网团队的公益支持致以诚挚感谢,高度肯定本次课程“以画为桥、联结理论与实践”的显著价值;随后明确工作室后续工作方向——将搭建“画中我”教学案例库、开发“亲子倾听”等专项学习模块、组建成员同伴支持小组,逐步构建“理论学习-实践应用-专业督导”的完整闭环;最后,她以“砍柴挑水”为喻寄语全体成员:“少纠结‘结果与目的’,多专注‘当下与行动’,既要把倾听技术融入教学,真正读懂学生心声,也要在生活中留足‘安静时刻’沉淀自我,让专业成长既赋能教育工作,也滋养家庭生活。”

  本次“画中我”培训课已为哈尔滨市王珺思维可视化研究工作室成员搭建起“自我觉察+专业成长”的实践平台,未来,工作室将持续联动优质资源、开展公益培训,聚焦师生思维成长与心理素养提升,稳步推进教育革新,助力成员以专业与从容赋能教育教学及个人成长,共同书写工作室发展与育人实践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