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6月3日讯 记者采访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于渤时,他刚刚出差回来,虽然距离参加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已过去了快10天,但他对座谈会仍然记忆犹新。“座谈会上,我重点阐述了‘守正’和‘创新’对龙江发展的重要意义——只有坚持守正创新,并用新作为面对新形势,才能真正实现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于渤说,今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时发表重要讲话,对从事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工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结合龙江发展实际,认真准备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发言,正是我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
即便座谈会结束后,于渤的思考也没有结束。会后,每一次参加学术会议,每一次公务出差,每一次与博士生交流,他都对自己当时的发言进行增补和调整,希望形成更加成熟的报告。“作为一名学者,我也必须守正创新,这才能为龙江高质量发展多做贡献。”采访中,记者发现,于渤已把助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视为自己的使命,他的研究、课题很多都与黑龙江和东北经济发展相关。“因为我不仅是哈工大这所位于黑龙江高校的教师,同时也是省政协常委,为黑龙江发展建言献策,是我的职责。”于渤说。
2018年,于渤在全省“两会”上做了题为“关于全力打造绿色食品强省的建议”的发言,建议我省应科学调整产业结构,把绿色食品作为第一支柱产业来培育和打造,实现由农业大省向绿色食品产业强省转变。同时,还提交了《关于我省农、林企业加快构建互联网盈利模式的建议》。这两年,在全省关于优化发展环境等座谈会上,于渤也多次建言。
实际上,这次在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也正是于渤多年来关注龙江、建言龙江的一个小结。于渤认为,龙江的发展需要创新,创新的重点之一就是要加快培育黑龙江新的经济增长极。“所谓增长极,是指区域经济发展应把少数区位条件好的地区和少数条件好的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增长极不仅自己迅速增长,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其他地区和产业的增长。”于渤说,培育新的增长极是构建黑龙江区域发展新格局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要整合现有资源,组建城市群,甚至打破现有行政区划,重新按照要素集中的原则进行区域规划,形成黑龙江地域、资源、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人力等供给的优势,建设、形成新的增长极。二是发挥好哈尔滨新区的作用。
对于如何发挥好哈尔滨新区的作用,于渤指出,可考虑先与长春新区和金普新区合作,打通3个东北国家级新区合作通道,形成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合作,进一步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形成东北地区协同开放合力。
于渤表示,我省应尽快融入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创新生态系统,深入推进黑龙江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对接和交流合作,借助北上广深的辐射力,推动黑龙江高质量发展。于渤说,这个过程中,就需要龙江坚持守正创新,一方面要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另一方面也要敢于解放思想,用新的思维方式和视角来融入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创新生态系统。
于渤说:“我省可从进入创新链入手,然后进入产品价值链和产业链。融入创新链一方面可以跨越地域之间的物理距离,既可发挥黑龙江区域创新的优势,又可克服黑龙江远离经济中心的劣势。同时在技术创新上协同发展。进而再实现产品价值链和产业链的融合衔接,推进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