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6—17日由哈尔滨市医学会妇产专业委员会、哈尔滨市产科质量控制中心、黑龙江省助产学会主办,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承办的2025年哈尔滨市医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年会、哈尔滨市产科质量控制第十二届培训班暨黑龙江省助产学会第十届助产技术培训班—“提升产科能力,护佑母婴健康”专题在黑龙江省云妇幼平台进行线上培训,来自全省各地近1000名妇产科同仁参加了本次培训。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院长徐勇于线上开幕式致辞,开幕式由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产科专家朱莹教授主持,哈尔滨市产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薛慧教授共同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首先由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院长徐勇致辞,徐勇院长对参会的专家及妇产科同仁表示热烈欢迎,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对省外及省内授课专家的辛苦付出表示诚挚的感谢!徐勇院长介绍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是以妇产学科为龙头、内外科系为支撑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专科三甲医院,是全国首批世界卫生组织命名的“爱婴医院”,是省、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及哈尔滨市产科、儿科质量控制中心。医院产科年手术量、高危妊娠抢救成功例数一直位居全省前列,年分娩量居全省第一,超声筛查量居全省首位,在全省专业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过去的一年在新的领导班子带领下,医院开创了发展的新局面,大力加强专科建设,加快人才队伍培养,进一步提升了疑难危重症救治能力,突破医院发展瓶颈短板,开展技术引进创新,为更好地服务于全省孕产妇,为提升我省、我市的产科医疗质量、推动母婴健康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自然分娩、保障母婴生命安全做出应有贡献,最后徐勇院长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本次会议邀请了国内、省内著名专家授课,内容主要聚焦阴道分娩的相关问题,产科常见的急重症病例分析,孕产妇危重症早期识别及处理,产后盆底康复等热点问题进行线上培训与授课。
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徐先明教授讲课题目是《妊娠期肺栓塞的处理》,徐教授指出在过去的若干年中间,栓塞性疾病在十大孕产妇死亡原因中排在比较重要的位置大约占10%左右,妊娠期和产褥期(产后期)是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明确危险因素,VTE的发生率约为1/1600例妊娠。徐宪明教授从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入手,与我们分享了肺栓塞的相关知识,讲解了妊娠期抗凝治疗的指征、抗凝剂的选择原则,列举了几种抗凝剂的应用时机及应用注意事项,包括孕期及产后的抗凝剂应用时限等,通过徐教授的授课使我们产科临床医生对妊娠期肺栓塞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认识到了孕期预防VTE的发生的重要性。
2、哈尔滨市医学会妇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妇产科专家朱莹教授讲课题目《难治性产后出血外科止血技术》产后出血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产后出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在于诊断和治疗的延迟,错过抢救时机。朱莹教授从产后出血的概述、子宫血液动力学及止血机理、产后出血的非手术处理、产后出血外科止血技术入手,与大家分享了产后出血的定义,强调了产后出血处理的“四早原则”,列举了产后出血非手术处理及外科止血技术,总结了需要根据临床情况、当地可利用的资源以及医生的技术程度、熟悉程度来决定具体的止血方案,并且推荐采用简单易行、快速而有效的止血措施。通过朱莹教授的详细阐述,加深了大家对难治性产后出血外科止血技术的认识,为今后应对产后出血提供非常大的帮助和启发。
3、哈尔滨市产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产五科主任薛慧的授课题目是《异常分娩》,薛慧主任在课程中讲述了异常分娩的影响因素,异常产程的处理,强调了三个产程中需要关注的内容,提倡产程中做到多观察、多沟通,多鼓励,少干预;在肩难产的讲解中,薛慧主任分享了肩难产的高危因素,对母儿的影响,肩难产的诊断及处理,薛慧主任强调超过50%的肩难产发生于正常体重新生儿,缩短胎头与胎体娩出的间隔,是新生儿能否存活的关键。
4、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儿科主任赵华贤的授课题目是《常见母源性新生儿疾病监测与产房内急救》,赵华贤主任围绕母源性新生儿疾病的内容给我们做了梳理,从孕期高危因素筛查到产时体征监测,再到产后即刻干预,每一环都关乎新生儿的健康,赵华贤主任指出这类疾病防大于治,需新生儿科医生与产科紧密配合,在母体异常新生儿的娩出时分工协作,以细致观察和快速响应为宝宝筑牢第一道健康防线,从而有效的减少新生儿的死亡率和危重症的发生率,达到母婴安全。
5、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产前诊断科主任祖淑静的授课题目是《产前诊断若干典型病例分析》,祖淑静主任从产前诊断的定义到母婴保健法、产前诊断管理办法为依据,讲解了产前诊断的适应症。用耳聋家系病例阐述了遗传咨询的重要性。用5个典型产前诊断病例阐述了不良孕产史及高龄羊水过多等有产前诊断指征的产妇产前诊断的重要性及意义。同时强调携带者筛查的必要性。通过病例分析提醒围产工作者如何降低出生缺陷儿提高出生人口质量。
(8月16日下午会议培训)
1、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妇产科专家张卉教授分享的题目是《常见产科危重症的早期识别》,张卉教授从WHO孕产妇危重症判定标准,产科危急重症的快速初步诊断及孕产妇危重症的辅助检查识别三个方面,为我们讲解了产科危重症的相关知识,同时列举了几种常见的产科危重症的识别要点。通过张卉主任的授课,使我们认识到产科临床医生需要具备全科医生的意识,不只局限关注生殖系统疾病,针对可能发生的危急重症,作为“吹哨人”尽早发现孕产妇异常病史和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中的预警信号,适时启动多学科诊疗,将灾难性的母儿结局“扼杀在萌芽中”;协助孕产妇平安度过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无疑是保障母儿安全的重要举措。
2、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麻醉科主任姜勇镝分享的题目是《分娩镇痛的管理》,分娩镇痛技术可以减轻产妇分娩时的疼痛,让产妇充分享受到为人母的喜悦和幸福;可以降低剖宫产率;提高医院舒适化医疗服务,进一步提高产妇分娩的满意度。姜勇镝主任对分娩镇痛的流程和规范进行充分阐述,分娩镇痛的时机、用药方案以及对产力和产程时间的影响都做了充分的讲述。对分娩镇痛后出现的问题进行详实的解析并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姜勇镝主任强调产妇在实施分娩镇痛下进行顺产,更需要麻醉医生和产科医生、助产士共同协作共同加强产程的管理,才能保障产妇顺利顺产,保障产妇和胎儿安全。
3、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产四科主任马晓军有着多年产科工作经验,通过分享《如何守住产科的第一道防线》,包括易遗漏的病史(基础疾病、不良孕产史、精神疾病史、遗传病史及手术史),告知门诊的产科医生一定要重视,尤其是特殊孕妇的管理(双胎妊娠,合并内外科合并症,高龄,孕期应用特殊药物),要求产科医生的思维要立体、发散,要掌握全科知识,提高及识别各种合并症的及并发症的技能,同时明确孕产妇五色管理要具象化。
4、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产三科主任、哈尔滨市产科质量控制中心产科专家组成员张颖的授课题目《脐带脱垂的高危因素及急救流程》,张颖主任从定义、分类、高危因素、临床表现以及处理流程各个方面深入探讨了“脐带脱垂”对于母儿的影响及医护人员应采取的应对措施,张颖主任分享了2例成功及1例失败案例,帮助我们总结了成功的经验以及失败的教训,强调尽早发现以及高效、有条不紊的多学科团队合作,才能使得母儿化险为夷。
5、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单秀颖授课题目是《产后三疾论治精要-从经典到临证》,单秀颖从中医的辩证角度分析了产后身痛,恶露不绝,产后便秘的核心病因,同时根据临床症状和表现进行了不同的分型,然后选择相应的中药治疗,单秀颖总结治产后病,当以护元气为第一要义,化瘀不伤正,补虚不留邪,方为至臻之境,通过单医生的授课为我们处理产后三种常见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8月17日上午会议培训)
1、黑龙江省助产学会会长、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分娩室助产长肖艳按照全国正常分娩接产技能大赛评分标准进行《正常分娩接产技能操作评分标准(第一站)》解读,强调培训目的是促进助产服务理念更新,全面树立正确分娩理念,精准实施接产技术操作流程,综合提升助产士的临床思维能力,全力提高操作技能和专业水平,促进正常分娩,守护母婴健康。第一站即接产前的评估与照护中,明确助产士角色分工,并从环境准备、用物准备、病例解析、沟通技巧等方面进行讲解,助产士在产程中应始终以产妇和胎婴儿为中心,提供优质安全人性化的分娩支持,体现沟通协作的重要性。
2、黑龙江省助产学会副会长、黑龙江省医院分娩室助产长孙杰进行《正常分娩接产技能操作评分标准(第二站)》解读。孙杰副会长从第二站接产操作及照护,以及接产后的处理及复盘两方面进行讲解。详细的讲解了操作需要的用物和设备以及使用方法,助产士要有快速识别基本信息的能力,快速判断及时处理能力。在每一个操作中都应贯穿人文关怀,提高产妇的分娩体验。通过正常分娩接产技能大赛评分标准的解读,规范操作流程,进一步提升我省助产士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践行“赋能助产士,促力母婴健康”的宗旨。
3、黑龙江省助产学会副会长、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分娩室助产长苏丽杰主讲《危重症孕产妇的早期识别与护理》。危重症早期识别需“敏感捕捉异常信号”,护理需“精准落实生命支持与并发症预防”,两者结合可最大程度改善患者预后。护理过程中需持续动态评估,根据病情调整方案,同时兼顾患者的生理与心理需求。首先需重点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高危因素,通过“观察+评估”快速判断风险,以“维持生命体征、预防病情恶化、为治疗争取时间”为目标,落实基础生命支持、病情动态监测、并发症预防与基础护理、人文关怀与沟通等护理要点,使护理人员在危重症抢救中发挥主动全面的积极作用。
4、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产五科医生李辉授课题目为《高龄妇女孕期管理专家共识》,近年来二孩、三孩政策放开,辅助生殖技术的推广及生育延迟,使得高龄妇女妊娠占比呈上升的趋势,高龄妇女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增多,因此其孕期管理给临床医生带来巨大挑战,鉴于以上原因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合联合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共同制定了高龄妇女孕期管理专家共识,李辉老师对专家共识进行了分享,包括7个问题,17个推荐,专家共识为我们临床医生对高龄妇女的孕期规范管理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从而提升了高龄妇女母婴保健水平。
5、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产二科主任刁芳授课题目为《子宫破裂诊疗经验谈》,子宫破裂指妊娠期或分娩过程中子宫体部或下段破裂,少见但严重,多发生于分娩期,是孕产妇死亡重要原因。刁芳主任在本次讲座中分析了子宫破裂的原因,列举其临床表现,先兆子宫破裂及子宫破裂征兆,详述了发生子宫破裂后保子宫及切除子宫适应症,用3个不同情况下发生的子宫破裂病例,加深了我们对子宫破裂疾病的认识,最后提醒大家做到产程管理规范化,严禁暴力助产;注意详细询问病史,特别是孕产史,妇科手术史,对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关注有无特异性症状体征,以预防子宫破裂的发生。
(8月17日下午会议培训)
1、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妇保科主任王磊授课题目为《整体康复理念在产后盆底康复中的应用》,王磊主任指出在传统的盆底治疗中更多的是以机器为主,但单纯的盆底机器的治疗,只能解决一小部分以松弛为主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本次授课王磊主任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概述,为什么要融入整体概念,康复方案的制定这三个方面来系统的解读本类疾病,从疾病的诊断到疾病的一个整体的评估的概念,到一个方案的综合的制定,最后实现个性化的治疗。王磊主任还展示了我院妇保科开展的诊疗项目,列举了经过个体化的盆底康复治疗3个典型的成功的案例,强调盆底医学康复是通过多学科诊疗的一个整体的康复,要以预防为主,从源头降低发病率是提高我国盆底疾病防治水平,提升女性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2、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孕妇学校护士长高艳梅授课题目为《孕妇学校工作经验分享》,黑龙江省孕婴健康学院是在黑龙江省卫健委、省计生协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于2024年12月21日而成立的全国首家孕婴健康学院,是努力打造省级权威规范的关于孕婴健康知识科普宣教、优生优育和医疗服务指导等多功能集成、基于互联网平台、线上线下立体式教育平台。孕婴健康学院课程具体细化为备孕、孕早、孕中、孕晚、围生,以及婴幼儿哺育照护五大阶段。分为线上线下系列,五十多种内容,通过实操、腾讯会议、孕校云课堂平台等形式进行授课,年收益人群达万余人次。
3、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孕妇学校讲师孙玉红授课题目是《妊娠期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饮食对策》,孕期由于母体营养的需求及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血脂会出现生理性增高。然而血脂过高会威胁母儿围产健康,增加妊娠期并发症的风险,尤其严重高甘油三酯血症可诱发高脂性胰腺炎,甚至威胁母儿生命。此外,孕期血脂异常升高也将对母体及子代远期心血管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膳食管理是防控妊娠期病理性高脂血症、保障母儿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孙玉红建议孕妇孕期要增加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要多食用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优质蛋白及低脂或脱脂的牛奶;避免食用油脂含量比较高的食物,孕期要适当的运动,以减少孕期高脂血症的发生,甚至高脂性胰腺炎的发生,使母婴获得良好的结局。
为期2天的会议精彩纷呈,内容充实,亮点频出,会议为提升产科服务质量、筑牢母婴安全防线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撑。与会学员通过学习交流充实了自己,加强了其对产科危重症的认识,增进了产科并发症的救治能力,金秋九月是收获的季节,希望此次培训能够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对危重孕产妇救治水平,强化专业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完善救治体系,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保障母婴安全筑牢防线。会议结束后由薛慧主任致闭幕词,薛慧主任感谢所有授课专家精心准备,感谢妇产科同仁积极热情的参与,及对产科质控工作的支持,感谢会务组全体工作人员幕后辛勤的付出。最后祝大家工作顺利,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