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李先生和朋友露营返家后出现异常状况,单日连续打喷嚏达30余次,同时伴有眼鼻奇痒难耐的症状,初诊时被误诊为感冒。后经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耳鼻喉科确诊为花粉过敏症。医院耳鼻喉科负责人石大伟介绍,8月中、下旬至9月下旬为花粉浓度高峰期,此阶段花粉过敏患者数量较多,需警惕将过敏症状与感冒症状相混淆。
石大伟介绍,秋季花粉过敏呈现三个明显特征:
鼻部:阵发性喷嚏(单日发作次数超过20次)、清水样鼻涕、鼻塞及鼻痒,该症状发生率超过90%。
呼吸道:干咳、胸闷部分患者会诱发哮喘,雷暴天气下更易引发“雷暴哮喘”,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皮肤:皮肤干燥脱屑,出现荨麻疹,搔抓后症状加重。其中,秋季花粉过敏症状与感冒不同,秋季花粉过敏无发热、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病程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1个月,且与花粉期高度同步。
秋季致敏花粉主要以蒿草、豚草、葎草等杂草花粉为主,其颗粒直径仅为15 - 20微米,可随风飘散数公里。其中,蒿草花粉致敏性极强,微量接触即可引发重度过敏反应。秋雨增多以及落叶堆积为霉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浴室、地下室等潮湿区域成为真菌滋生的温床。真菌孢子与花粉的双重刺激,导致过敏症状迁延至深秋。
(王石磊 马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