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是指因糖尿病神经病变,包括末梢神经感觉障碍及植物神经损害,下肢血管病变——动脉硬化引起周围小动脉闭塞症,或皮肤微血管病变以及细菌感染所导致的足部疼痛、足部溃疡及足坏疽等。由于其发病后足部创面缠绵难愈合,临床上有着很高的截肢率,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沉重的打击。
近日,哈医大二院骨外科一病房(烧伤与创面修复病区)赵震宇主任医师团队为一名糖尿病足坏疽患者实施胫骨横向骨搬移手术,成功保肢。
家住七台河,今年53岁刘先生(化姓),有着多年的糖尿病史。在一个1月前他的左足踇趾溃烂,左足第一远节趾骨外露,有大量脓性分泌物。患者于当地医院就诊,建议从大腿高位截肢。刘大爷及家属为求保肢,来哈医大二院骨外科一病房烧伤与创面修复病区治疗。
赵震宇主任医师对刘大爷的身体状况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初步诊断为糖尿病性足坏疽,Wagner分级为4级。赵震宇主任医师团队对病情深入研讨分析,为刘大爷制定了治疗方案——胫骨横向骨搬移手术。
赵震宇主任医师表示,横向骨搬移能够有效解决糖尿病足坏死并改善下肢缺血的难题。手术通过骨头搬移愈合的方式,改善下肢血液循环,促进血管生成,从而帮助免疫系统更好地应对感染和炎症,促进伤口愈合和肢体功能恢复。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赵震宇主任医师带领团队为其手术。术中,清除坏死组织后并未扩大清除软组织,依靠胫骨横向骨搬移刺激下肢血管再生。一周后刘大爷顺利出院。术后家属自诉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处理和愈合变得更快、更加有效,现已全部愈合。
赵震宇主任医师介绍,胫骨横向骨搬移术运用的是俄罗斯Ilizarov教授的张力-应力法则和自然重建再生理论,即缓慢持续的牵伸会使人体细胞的增殖和生物合成功能受到激发,组织新陈代谢变得活跃,调动组织自然修复潜能,使骨骼及其附着的肌肉、筋膜、血管和神经同步生长,最终达到改善足部的血运、促进小腿及足部溃疡愈合的目的。
慢性创面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医学领域的重要挑战之一。糖尿病性溃疡、压疮、静脉性溃疡等类型的慢性创面患者人数逐年上升,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身体痛苦和生活困扰。传统的治疗方法已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的治疗需求,因此,融合多种前沿技术的综合治疗模式成为了推动慢性创面治疗革新的关键力量。结合血管介入治疗、胫骨横向搬移、骨膜牵张、胶原酶清创、PRP凝胶覆盖、人工真皮等先进技术,可以实现创面的综合修复,显著提高治愈率并减少并发症。
(田为 曹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