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

哈尔滨市道里菜市场 承载舌尖记忆见证时代变迁

2018-12-16 07:29  编辑:李玥  来源:黑龙江日报

  1998年,实行“一店两制”后的道里菜市场,放开鲜活商品经营权,使传统国营老店焕发了新的生机。 (照片由道里菜市场提供)

  道里菜市场内各种货品琳琅满目,许多市民前来购买。本报记者苏强摄

  黑龙江日报12月16日讯 人们都知道,哈尔滨有百年历史的中央大街,却少有人知道,位于市中心的哈尔滨市道里菜市场也同样有着穿越百年时光的身世。改革开放40年来,道里菜市场见证着市民“菜篮子”的变迁,成为回望历史的一个窗口:从物质的匮乏到商品的丰富;从果腹充饥到健康养生;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这里承载着市民舌尖上的记忆,映射出一座城市与时代相伴前行的脚步。

  商品短缺年代的独特记忆

  时光更迭,回忆里都是故事。道里菜市场前身是老哈尔滨人熟知的“八杂市”,始建于1902年。1956年,公私合营后正式成立道里市场食杂商店,是哈市最大的杂品蔬菜大市场。年逾古稀的老经理宋成斌告诉记者,他1966年参加工作,2006年退休,在道里菜市场工作了整整40年。回想起改革开放之初的情景,宋成斌感慨万千:“那是一个物资短缺的年代,1978年,肉、蛋、鱼、干豆腐等副食仍需要凭票购买。1981年之后,不要票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了,但是供应量十分有限。冬天就是最常见的大白菜、土豆、萝卜老三样,其他的‘细菜’,比如蒜薹、洋葱、蒜苗的供应量非常小,价格也高,平常百姓家只有过年才有可能吃到。”

  1978年便进入道里菜市场的售货员齐德红对菜卡的记忆很深。他向记者介绍:“当年是计划经济,菜市场每天所出售的一切物资都是从批发部门(蔬菜公司)进货,自身没有采购权。由于菜价国家有补贴,所以居民每户每天都得凭菜卡购买。直到1985年,菜价放开了,菜卡才彻底消失。”宋成斌回忆: “因为当年的物流欠发达,比如从广州运到哈尔滨最快也得十多天的时间,蔬菜的保鲜期短,再加上不抗冻,所以南方的新鲜蔬菜冬季根本运不到哈尔滨,能运来的只有冻鱼。当时买猪肉不像现在都喜欢买瘦的,而是专挑最肥的买。因为当时豆油是限量供应,根本不够吃,买肥肉可以炼油,炒出的菜特别香。这都是因为当年人们肚里根本没啥油水,能吃到猪油炒的菜就是挺大的满足。”宋成斌回忆起当年一幕幕的场景就好像在昨天一样。

  因为收入相对有限,人们就会琢磨如何用同样的钱买更多的东西。宋成斌说:“当时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每天不管进多少货必须当天卖完,蔬菜一天早、中、晚三个价格,早晚大概能差30%~40%左右。附近居住的老百姓很快发现这个规律,专挑快下班时来采购。”那个年代的精打细算可见一斑。

  在菜市场职工的回忆中记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货物种类的总体丰富和数量的日益充足,直接体现在了购物用具上。改革开放前后,面袋子是群众买菜的常用工具,买上二三十斤的豆角、茄子、黄瓜,老百姓回家时心里才踏实。1982年以后,买菜工具逐渐变成了三角兜和小筐,所购蔬菜重量也在减轻。大约1997年开始,塑料袋登堂入室逐渐成了装菜的主要工具,相比之下,购买蔬菜的重量大大减轻了。群众买菜逐渐进入随吃随买的时期,货物的短缺彻底成为了历史。

  全国第一个亿元菜市场诞生

  1982年开始,政策允许哈尔滨市各市场在全国自由进货,商品流通的力度大大加快。但道里菜市场,当时称之为道里市场副食品商店,受资金、仓库等限制,进货量并不大。哈尔滨市内的各家市场常常互通货源,彼此赚点差价。随着商品的逐渐丰富和居民工资的逐渐上涨,老百姓餐桌上的食物逐渐丰盛起来。

  商品流通提速,消费者购买力提高,呼唤市场硬件建设提档升级。1988年,哈尔滨市政府决定拆除改建道里市场。哈一百迁址入驻,道里菜市场原位置安置入驻,1990年6月1日,由市政府支持该商业重点项目开幕剪彩,道里市场副食品商店正式更名为哈尔滨市道里菜市场,新张开业。时任菜市场东厅经理的张立勇回忆说,改造前,市场就是一个平房围成的大院,主要商品是菜、鱼、糖酒、罐头。改造后,经营面积由原来的5000多平方米,扩大到15000平方米,主营鱼肉蛋菜果、油盐酱醋茶及黑土地山珍系列产品,经营品种达7000多个,年销售一举突破亿元。哈尔滨市道里菜市场自此成为全国的菜篮子重点工程,被商业部誉为全国十大菜市场之首,迎来了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伴随着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大潮逐渐兴起,市场流通逐渐放开,农民自产自销,早市、夜市遍地开花。紧邻的透笼农贸市场经营灵活风生水起,成为全国十大农贸市场,让道里菜市场的职工第一次感受到来自市场竞争的压力。“如果企业继续维持原有的单一副食品经营,把自己限定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势必会越来越被动。只有打破常规,从改革经营模式入手,才能闯出新天地!”时任道里菜市场总经理的张世焱发出了动员令。改革从放开鲜活商品的经营权开始。当时有东西两个营业厅,从东厅开始试点,推动员工下海搞承包经营。鼓励员工自筹资金、自主进货,自负盈亏、定额上缴、超额归己的办法,把职工的积极性空前调动起来了。此后承包经营逐渐完善,由组长带领职工承包本部组,封存档案工资,推行效益工资。张世焱回忆这段往事说:“正是这次80%职工打破大锅饭的尝试,催生了一批创业明星。大家通过改革释放的红利完成了原始积累,改善了生活水平。”

  站在改革潮头脚步从未停歇

  主动迈出改革步伐的道里菜市场,不断探索多种经营模式:1997年在全市开办了第一家道里菜市场连锁店,成为市政府首批连锁经营试点企业;把地下仓库与相邻的地下联升服装市场打通,近5000平方米的韩国小商品市场火热开业,克服体制束缚,实施委托民营管理,首创国企办市场,快速收回投资。经营方式的转变为菜市场注入了新活力,再加上售货员服务态度好,副食品、生鲜品类齐全,道里菜市场成为全省消费者生活必需品一站式购物的好去处。

  2002年7月,国有商业企业哈尔滨市道里菜市场改制成立民营股份制企业——哈尔滨联强商业发展有限公司,干部职工一次性出资入股,买断企业国有资产,员工身份彻底转换。道里菜市场依然是总部下属的副食品板块。“由国企变为股份制是一个艰难过程,职工们不想丢掉自己的‘铁饭碗’,抵触情绪很大。经过几番动员,保证企业职工全员转制,签订长期劳动合同,改制终于得以顺利进行。”谈及当年改制的情形,哈尔滨联强商业发展有限公司哈尔滨道里菜市场集团董事长张世焱记忆犹新,改制后,员工们的风险意识显著增强,对自己的工作倍加珍惜。随之,企业的活力大大提升。灵活的决策机制让该市场抢得先机,也为群众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

  改制后,道里菜市场积极探索特色经营,率先提出建设全省首家无公害蔬菜专柜和绿色猪肉专柜,成为全国首批25家“绿色市场”试点单位之一,先后引进米旗、老鼎丰糕点、天顺园、大庄园、阿妈牧场、宝宇林下猪、秋林里道斯红肠、北大荒冷鲜肉、宾西牛肉等省内外著名品牌进驻设立专柜,使品牌形象不断提升。 2017年5月,随着到中央大街和索菲亚教堂旅游人数的增多,为适应市场消费结构的变化,开办了八杂市美食街,贯穿尚志大街和兆麟街,满足了游客和周边商场工作人员的就餐需求。随之销售规模不断刷新,翻番,进入黑龙江省百强企业行列。

  拥抱互联网打消费升级牌

  今年6月,道里菜市场与建行道里支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建行打造网上支付平台,为消费者提供支付便利。

  原道里菜市场经理王俊泰告诉记者,面对商业竞争环境的变化,要研究群众消费需求的变化。原来,哈尔滨市商圈以南岗、道里为主;现在,主城区各区几乎都有自己的商圈,直接分散了客流。同时,同类的商店增多,各种超市、生鲜店多点开花。此外,电商也给实体店带来冲击。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道里菜市场牢牢抓住百年老店的诚信品牌,在食品安全上严格把关。每天有专人利用专业仪器化验农残,并将结果向消费者公示。检验员雷娜从事此项工作10年了,“每天早8点我会选6种蔬菜进行抽检,如果发现农残超标的情况,就直接将不合格的蔬菜下架。就是因为我们把关严格,所以很少出现超标情况。”雷娜告诉记者。由于质量有保证,不仅回头客多,很多游客也慕名而来。目前,道里菜市场的商品有三四成被省内外游客买走。为了方便外地游客购物,商场还引进快递服务,可直接邮寄。

  “我们还着重发展自己的食品品牌——‘八杂市’,还专门在五常设立了2000亩的水稻基地,在伊春建立木耳、蘑菇等山特产品基地。”刚刚上任的新一任道里菜市场经理孙书才告诉记者,下一步,他们要利用好移动互联网,建设网络商城,针对年轻人,搞好体验式消费,现场加工,现场试吃,现场购买,也可网上下单,菜市场送货,实现全天候24小时为消费者服务。

  哈尔滨市道里菜市场与改革开放同行的四十年,变化的是目不暇接的商品,不变的是“民以食为天”的担当。这个百年老字号因承载着百姓“舌尖上”的幸福,在不断引领消费升级的同时,注定会为消费者留下更多美好的记忆。

评论

— 滚动新闻 —

— 图片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