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

通河:"榛"产业给农民带来真金白银

2018-07-07 09:23  编辑:王艳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哈尔滨7月6日电“一粒榛子两毛五,两粒榛子相当于一斤玉米。”站在自家的榛子林中,黑龙江省通河县富林镇三宝村农民郑民算起了他的致富“榛”经。这个几年前还欠7万多元外债、苦苦寻找致富门路的“不安分”屯里人,如今借助大果榛子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明白人”。

  通河县地处小兴安岭南麓,“七山一水半分田”,全县林地面积超过40万公顷。地处平原区,种植水稻的农户收入较高。但山区土壤贫瘠,当地农民曾多年只靠种植玉米、大豆,收入较低。

  “那时年景好一亩地也就挣二三百元,年轻人娶不上媳妇、养不起孩子。”通河县三站镇农民宋全说。

  为了过上好日子,“不安分”的郑民跑到辽宁、吉林等地学习,经过反复比较,相中了适合寒地种植、产量高、市场前景好的大榛子。他通过亲戚介绍,高息借了7万元,在承包的荒山上一口气种上60亩榛子苗。

  新栽的小苗又矮又细,种惯了玉米、大豆的乡亲们来看热闹。人们议论纷纷,“这漫山遍野插筷子,还想挣钱?”“纯粹瞎整胡闹,有他哭的时候。”

  面对乡亲们的议论,郑民对妻子张雪竹说:“就算赔了去要饭,也要干到底。”往山上挑一挑水要半小时,只能浇4棵苗,两口子早出晚归忙了1个多月把苗浇完。榛子3年才能结果,郑民就像爱护孩子一样,在山边守了3年。

  首批收获的榛子让郑民和乡亲们都“瞪大了眼”。大果榛子平均亩产三四百斤,每斤30多元且供不应求,亩效益比种大豆高20多倍。随着榛子树龄增加,榛子产量也逐年递增。尝到甜头的郑民,将榛子种植面积扩大到230亩,还成立了合作社。曾经看热闹的乡亲们纷纷入社,如今合作社种植面积7500亩,入社农户347户,其中带动贫困户30多户。

  一场夏雨过后,山边绿意葱茏,绵延的山峦烟云缭绕。64岁的富林镇林胜村农民许峰特别喜欢雨后到榛子林里溜达。“以前这山坡地雨天泥水四处淌,改种榛子后,小雨不见水,大雨清水流。”

  既能调整产业结构富民,又能保护绿水青山,看准了大果榛子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通河县经过反复论证,把这个产业作为立县的支柱产业之一。技术兜底、政策扶持、引进加工企业完善产业链等多措并举,鼓励农民种植榛子。

  通河县林业局局长乔磊介绍,为确保榛子苗成活率,通河县每年都邀请来自北京、辽宁的榛子领域权威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县里还出台政策,让种植户每亩至少获得800元的资金补贴。

  在通河镇金河村,外出打工多年的柴光勇回到了家乡。今年春天,他投入十几万元,承包了150亩地种植榛子,还套种辣椒、蓝靛果。柴光勇还注册了自己的品牌,通过微商销售,产品广受欢迎。

  有了大榛子,摘掉穷帽子,通河县有586户、1032名贫困人口已经通过榛子产业脱贫。祥顺镇党委书记李南说,全镇6000亩旱田,种了4000亩榛子。就连村屯边上的绿化树都用榛子,收益归村里的贫困户,已有3个村16户贫困户从中受益。

  截至目前,通河县共种植大果榛子20万亩,约占全国榛子人工种植面积的六分之一,将全县绿化率提高0.3%。大榛子产业带动全县农民人均收入4年间从1万元增加到1.57万元。未来全县计划推广榛子种植面积50万亩,综合产值突破百亿元,带动农民年人均增收至少1万元。

  “把生态做成产业,把产业做成生态。”被称为“榛子书记”的通河县委书记刘长河说,大果榛子投入不高、产出高、好管理。通过发展榛子产业,通河县探索了山区产业振兴和绿色农业的新路,给子孙后代留下永续利用的“绿色银行”。

评论

— 滚动新闻 —

— 图片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