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福申
东北抗战题材是东北本土作家得天独厚的创作素材,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富矿。
在大森林、大冰雪、大界江、大边境线的大背景下,抗战题材的影视剧及小说要好于其他文体。早期李克异编剧的电影《归心似箭》,近年来热播的全永先编剧的电视剧《悬崖》,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堪称抗战影视剧的典范。
而小说仍以王阿成的获首届鲁迅文学奖的短篇小说《赵一曼女士》、全永先的中篇小说《昭和十八年》等,无疑是一个时期以来抗战文学中的优秀作品。
探究抗战题材的优秀文学作品的创作维度,剖析与梳理其创作风格与文本特色,是进入抗战写作的不二法门。
电影《归心似箭》讲述的故事是:1939年冬,在一次遭遇战中,魏得胜因掩护战友负伤而被敌军抓获。在一位老兵的掩护下,逃了出来,去找自己的队伍。他在林子里遇到了淘金人,从怀里掏出个碗说:“掌柜的,给碗饭吃吧!”爽朗正直的淘金把头齐大爷将魏得胜留在身边。最后在齐大爷的帮助下,弄到了通行证,他继续寻找着队伍。由于叛徒的出卖,魏得胜再落敌手。在日寇的毒刑拷打和假枪毙的恐吓下,魏得胜坚贞不屈,又被送到煤矿当苦力,饱受摧残。后来他冒险找到了一个废井口,率众逃出虎口。在枪林弹雨中,他又一次身负重伤,拖着伤病的身躯,野草充饥,走走爬爬,从夏天到秋天,终因体力不支,昏倒在了林中小溪边。前来溪边挑水的年轻妇女玉贞,发现了躺在地上的魏得胜。玉贞把他救起,背回家中。在玉贞精心照料和护理下,魏得胜的伤慢慢痊愈。玉贞的父亲齐大爷回来,这个和他患难之交的一家,让他感到温暖。而魏得胜和玉贞在这不寻常的养伤期间,建立了真挚的感情。为了赶走侵略者,他说服了玉贞。在玉贞送别的林荫小道上,大雁南飞,表达了一种寻找部队归心似箭的和玉贞难舍难分的情感。
电影在拍摄手法上,既有色调低沉浓重,以蓝灰偏冷的色调,又有色调明快,色彩柔和的色调,给人以生机和希望的感觉。
《归心似箭》是一部与众不同的抗战影片,这部电影最鲜明的艺术特点是:人物少,人物性格独特而深沉,潜台词多,对白口语化,有浓厚的东北乡土气息,情节集中紧湊,写人,人物鲜活,写情,情真意切。再加上《雁南飞》这首感情饱满质朴深情的主题歌,使整部影片充盈着坚定执着的孤寂之美。
电视剧《悬崖》,是一部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谍战剧,该剧根据长篇小说《霍尔瓦特大街》改编。故事发生在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五年的东北,讲述了共产党特工周乙与女报务员顾秋妍假扮夫妻,共同面对伪警察厅特务科科长高彬,并展开一系列行动的故事。他们需在敌人严密监控下传递情报,同时还要应对高彬的猜忌与追查。顾秋妍因经验不足多次险些暴露。他们成功破译密码、获取防御图。顾秋妍因擅自行动多次陷入危机,最终特务科控制住其女儿莎莎,周乙为救她们主动暴露身份。周乙深知潜伏者宿命,为切断敌人线索、保护组织,他选择以身赴死。剧中通过复杂人物关系和紧张情节,展现了谍战的残酷与人性的光辉,引发对历史与信仰的深刻思考。该剧以真实历史为背景,通过细腻情感与高智商博弈,呈现了谍战剧的独特魅力,被誉为“谍战经典”。
短篇小说《赵一曼女士》,讲述了抗日英雄赵一曼被捕后的经历。赵一曼临终前写下遗书,表达对儿子的愧疚与期望,强调以行动教育后代,传承抗日精神。她的故事通过历史与现实交织的叙述,展现了英雄的坚韧、母爱与对国家的忠诚。小说通过细腻描写赵一曼的文人气质与军人冷峻,以及她对身边人的感化,塑造了立体丰满的英雄形象,同时以历史档案与文学叙述结合,强化了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尤其是结尾:本小说附件:《伪滨江省警务厅关于赵一曼女士的情况报告》(1936年8月11日滨警特密8853号)
姓名:赵一曼,现年二十九岁(三十岁)
职业:无职业
原籍:山东省济南府
档案:119—21151第13号
这样的结尾,使小说在结构上更具有新鲜感,人物与事件更具有历史的真实感。
中篇小说《昭和十八年》,以1943年(昭和十八年)为背景,以修建军事工事“乌尔古力山要塞”为事件,讲述了常龙基因文弱被日军视为“废物”,遭受岩本等人的殴打和羞辱。他在新兵训练中屡遭惩罚,甚至因不堪忍受而试图自杀,后被国兵连长救下。尽管如此,他仍因性格懦弱而被众人轻视,但内心始终怀有对侵略者的仇恨。常龙基在服役期间逐渐适应军营生活,因勤快和对日军的“巴结”行为,得到部分日军的认可。然而,他始终未放弃反抗的念头,暗中积蓄力量。昭和十八年,日军最高军事顾问楠木实隆视察乌尔古力山要塞。常龙基被选为牵马侍从,他趁楠木上马时,突然掏出藏在裤兜的手枪,击毙楠木及随行的满洲国军事大臣邢士廉。随后,他策马冲向人群,试图突围。
在日军的围追堵截下,最终选择跳入松花江自尽。小说通过常龙基的故事,展现了在极端压迫下,普通人的反抗精神和民族尊严。
那么,作为东北的本土作家,如何书写这片土地上抗战英雄的壮举和可歌可泣的故事?我始终信奉这样一句话:英雄不只是在战场。重大的事件已被许许多多作家写过了,我们的创作维度,是否应该另辟一条蹊径?关注那些小人物在抗战中的生活与生存的残酷状态,写出小人物的家国情怀,鲜明的地域特色以及独具个性的东北抗战题材的作品来。我个人认为:这或许是东北抗战题材写作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