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9月11日讯 ( 关森 全媒体记者 宋一枫 ) 8月25日清晨,庆安县客运站内,欢胜乡大豆种植户翟景全登上开往浙江的务工专车。“大豆刚喷完叶面肥,正好有二十天空档期,村级联络员推送的空调配件厂岗位包吃住,月薪6500元还免路费!”他晃着手机里的电子录用书笑道。这辆载着52名务工人员的专车,是庆安县农闲期劳务协作机制常态运行的一个缩影。
年初以来,庆安县人社局创新建立“农情台账+错峰送岗”模式,在全县14个乡镇设立劳务动态监测点。通过驻村工作队每周更新作物生长周期,精准捕捉大豆喷药后、玉米抽雄前等农闲空档,联动60余名村级联络员推送短期务工信息。当监测到8月下旬浙闽企业赶制外贸订单的用工高峰,该局立即启动“快招通道”:联合3家劳务公司筛选出6家诚信企业,通过“庆安零工”小程序直播带岗,72小时内完成面试体检全流程。登车前,务工人员还收到装有维权指南、便携药盒的“务工锦囊”。
“农忙顾家,农闲挣钱,关键要权益有保障。”县人社局副局长朱广智介绍,针对短期务工特点,近期推出三项新举措:与输入地共建工资周结监管账户,开通800公里内免费返程应急热线,在宁波等务工集中地设立“庆安乡情驿站”。刚协助老乡追回加班费的驻浙联络员徐慧恩展示工作台账:“上周帮久胜乡20多名老乡协调了计件单价,现在连工作服尺码都能提前定制。”
随着九月水稻灌浆期临近,该局正积极打造“季节性务工+”升级版。在欢胜乡劳务合作社,理事长赵天民指着电子屏上的用工地图说:“下旬将组织180人赴山东摘苹果,十月定向输送农机手到农垦秋收,实现农闲收入超农忙。”据悉,新上线的“浙里庆安人”数字化平台已归集120个弹性岗位,劳务协作半径延伸至粤港澳大湾区。这种与农时脉动同频的务工模式,正成为助农增收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