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鸭山

全链条守护旅途“安全带”

2025-08-22 06:49  编辑:安贺  来源:双鸭山日报

饶河县多部门协作织就客运安全长效网

本报记者 杨启坤

  8月18日傍晚,最后一班返程的客车平稳驶入车站。下车时,来自杭州市的老年乘客沈先生特意走到驾驶员身边:“小伙子,今天这一路坐得踏实,你们这检查真是说到做到。”这句朴实的评价,正是对饶河县这场安全守护行动最生动的注解——在饶河,每一条公路都连着安心,每一趟旅途都载满放心。

  旅游旺季的饶河,公路上往来穿梭的旅游包车与班线客车,如同流动的风景线。而在这风景背后,由县交通运输、公安交警、文旅部门联手打响的“安全保卫战”,正以细致入微的守护,为每一位出行者筑牢旅途防线。

  一张部署图:把风险想在前面

  “旅游包车日均流量同比增30%,班线客车客座率持续高位运行——这些数据背后,是安全压力的陡增。”在专项行动部署会上,饶河县交通运输局局长李全胜的话让在场人员绷紧了神经。三张部门桌牌并排摆放,交通运输局的“运营监管清单”、公安交警大队的“路面执法要点”、文广旅局的“景区接驳提示”在桌上铺开,三部门人员对着地图标注风险点:客运站是源头关卡,城区出入口是流动哨卡,旅游企业是责任终端。

  “安全带就是生命带,这根带松了,安全就漏了。”经过三小时研判,一份涵盖“人、车、路”全环节的检查清单最终确定:驾驶员是否履行提醒义务、乘客是否规范佩戴安全带、车辆安全设施是否齐全有效,成为此次专项检查的三大必查项。这份清单不仅明确了检查标准,更标注了各部门的协作节点——交通运输部门查运营资质,交警部门查路面行为,文旅部门查企业主体责任,三张网紧密交织,不留监管盲区。

  一线执法者:在细节处筑牢防线

  清晨六点的饶河客运站,第一班发往景区的客车刚启动,联合执法组已站在车门前。“请出示《道路运输证》和从业资格证。”交通运输局执法人员王磊接过证件,指尖划过年检记录的每一个印章;另一边,交警李刚正弯腰检查车底应急锤的固定情况,“这个锤套有点松,得赶紧换。”他边说边在检查表上做标记。

  在城区东出入口的临时检查点,一辆旅游包车被拦下。执法人员张敏登上车,目光扫过乘客的腰间:“大姐,您这安全带卡扣没扣紧,这样起不到保护作用。”她边说边示范正确系法,还拿出手机播放交通事故案例视频:“您看,就差这一扣,结果可能天差地别。”车厢里原本有些喧闹的乘客渐渐安静,几位没系安全带的乘客默默拉过带子扣好。

  “企业的安全台账,就是车辆的‘健康档案’。”在一家旅游运输企业,执法组仔细翻阅着厚厚的档案册。当发现某辆车的保养记录超出规定周期三天时,文广旅局的执法人员当即指出:“安全不能等,哪怕一天也不能超期。”企业负责人连连点头,当场安排车辆停运检修,并承诺当天完成整改复查。

  一份长效诺:让安全成为常态

  “这次检查发现,乘客安全带佩戴率从之前的72%提升到96%,企业安全培训记录完整率提高了30个百分点。”专项行动总结会上,一组组数据见证着成效。但执法人员们并未止步于此——一份《关于建立旅游客运安全长效协作机制的意见》正在酝酿,其中明确:三部门每月共享运营数据,每季度开展联合演练,每半年发布安全白皮书。

  “我们要的不是一阵风的检查,而是让安全意识像安全带一样,时刻‘系’在每个人心里。”饶河县交通运输局局长李全胜的话,道出了这场专项行动的深意。

  如今,在饶河的客运站里,“请系好安全带”的提示音与报站声同样清晰;在旅游景区的接驳点,志愿者们正协助乘客规范佩戴安全装备;在运输企业的会议室,安全培训的案例讨论常常座无虚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