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热土践初心 “熟快专新”显担当
——黑河农商银行以特色优势赋能家乡发展
在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作为地方法人银行,黑河农商银行如何立足本土、差异化发展?该行的答案是: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发展航向,依托广泛的城乡服务网络,深挖“熟、快、专、新”核心优势,厚植“金融为民”情怀,走出一条具有黑河农商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党建引领,凝聚发展磅礴力量
走进市区通江路上的黑河农商银行大厅,“农信姓党、金融报国”几个字映入眼帘。黑河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海峰对记者说:“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最本质的特征,一直以来,我行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多方面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党建+业务”深度融合。该行将党的建设写入公司章程,将其作为推动各项业务稳健发展的根本保证,形成了党建和业务“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张海峰介绍道,为提升我市乡村金融服务水平,2024年该行创新开展了金融助理挂职工作,在全市乡镇选派99个金融助理,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农户需求,成为服务乡村的“金融先锋队”,切实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满意度,让党旗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
优质党建激发活力。高度重视作风建设,今年上半年行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制发了《2025年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等文件,稳步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通过举办第八届业务技能比赛、职工篮球赛、青年员工座谈等系列活动,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展现新风貌、新担当、新作为。
网点布局,织就城乡服务密网
作为扎根本土、服务地方的中小银行,黑河农商银行立足区域特点,充分发挥“熟、快、专、新”四大核心竞争优势,持续赋能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熟”铸根基,地缘血脉构筑信任壁垒。黑河是农业大市,该行始终以服务“三农”为主责主业,多年来已与地方经济、社区群众、广大农户产生紧密联系,具有血浓于水的地缘人脉和信任度,目前全市115个营业网点中,分布在乡镇地区的超过三分之二,构建了全市覆盖范围最广、下沉程度最深的金融服务网络。
“快”显效率,敏捷机制破解融资痛点。该行实行扁平化管理架构,具备决策链条短,审批效率高的优势,对于农户和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能够快速响应、灵活调整方案,在关键时刻解客户燃眉之急。
“专”见真章,深耕培育本土特色能力。聚焦于服务地方实体经济,服务“三农”、小微和对外开放的相关产业,倾注主要资源和精力,培养了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熟悉市场的专业队伍,推出更契合本地市场的金融产品。今年针对养殖业发展实际问题,创新推出系列贷款产品,助力“鹅十条”和高端肉牛“百千工程”政策落地见效。2025年上半年,全市农商银行为大鹅产业发放贷款44笔、金额2457万元,发放畜牧(安格斯牛)产业专项贷款5133万元。
“新”促突破,创新驱动灵活发展动能。作为地方性法人机构,该行在符合监管要求的前提下,拥有更大的产品创新和服务优化权,助力地方经济蓬勃发展。根据小微企业需求,创新推出“百惠·小微企业信用贷”“百惠·粮食收购贷”等百惠系列贷款产品,为客户提供特色化金融服务,去年依托“百惠·出口贷”已累计为自贸片区企业投放贷款133笔、金额3.53亿元。
厚植情怀,延伸为民服务触角
黑河农商银行是“黑河人民自己的银行”,他们将“金融为民”的情怀融入血脉,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志愿服务传递农商温暖。积极组织员工投身社会公益。2024年以来,该行组织500余名志愿者,20余次深入包保的老旧小区,开展楼道保洁、除冰扫雪、清运垃圾、清洁消毒等环境整治工作,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办好事,增进了与社区居民的感情,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主动走访实现精准对接。深入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组织力量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科技型企业等重点客户群体进行全覆盖、地毯式走访,积极引导客户线上申请贷款,有效提高客户获贷率和便捷度,将金融“及时雨”精准送达市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