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

李晓旭: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2025-05-23 15:53  编辑:韩敏  来源:绥化日报

文/摄  全媒体记者  王宏妍
 

  工作以来,她始终如一,以“匠心”守“初心”,提灯引路、育梦成光,是陪伴同学们成长成才的暖心导师、知心朋友。她叫李晓旭,是绥化市尚志小学教师,深耕教育一线34年,发表科研论文论著四十余篇,荣获省级语文骨干教师、省级三八红旗手、省级师德师风先进个人,市、区优秀教师、优秀辅导员、十佳园丁、2025年第一季度“龙江好人”等称号。

  “爱是教育的真谛,付出是教育的源泉”,这句座右铭贯穿了李晓旭整个教学生涯。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李晓旭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她认为,小学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陪伴孩子成长,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确保每一个孩子都不掉队。怀着这样的信念,她在教育岗位上默默耕耘,用爱心和耐心呵护着每一颗稚嫩的心灵。

  面对特殊学生,李晓旭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耐心与关爱。班级里曾接收过一名智障男孩,此前他已辗转三所学校,孩子的母亲孔女士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了李晓旭身上。课堂上,男孩眼神呆滞、反应迟缓,同样的题目别的孩子一听就懂,他却需要讲解五六遍;一首简短的古诗,背诵起来也得耗费一个小时。但李晓旭始终不厌其烦地讲解,采用赏识教育,及时表扬男孩的每一点进步。在她的悉心教导下,男孩逐渐树立起自信,对学习也产生了兴趣。看着儿子的转变,孔女士激动得热泪盈眶,紧紧抱着李晓旭,连声感谢,称李晓旭是她家遇到的最好的老师。

  李晓旭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更关心他们的生活。班级里的一名单亲女孩,父亲因病离世,母亲独自带着两个女儿靠打工艰难维持生活。一次意外,女孩母亲在饭店切菜时手指受伤见骨,为节省开支,她只是简单包扎后便忍痛继续工作;感冒发烧到39.8度,依然咬牙坚持。得知这一情况,李晓旭立即伸出援手,每学期资助女孩一两千元,还积极为女孩母亲寻找合适的晚班工作,帮助这个家庭缓解了生活困境。

  对工作,李晓旭全身心投入,对家人,她却满是愧疚。一次重感冒,她高烧不退,浑身发冷、头晕目眩,在办公室疼得落泪,走路都十分艰难。即便如此,她依然强撑着站上讲台,守护着班级里的学生。女儿中考、上大学,她因工作未能陪伴;丈夫和母亲手术住院,她也没能在身边照料。这份愧疚,成为她心中难以释怀的遗憾。工作34年,她从未因个人事务或疾病请过一天假,始终坚守在教育教学一线。

  讲台上、书桌边,寒来暑往,洒下心血点点;润花蕾,育桃李,春华秋实,拳拳赤诚一片。菁菁校园,青葱岁月,李晓旭和她的学生们那些关于温暖,关于爱,关于感动的故事,每天都在悄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