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出高产、高效、可持续农业发展之路
——嫩江市“四点”发力推广大垄密植栽培技术和应用
嫩水之畔、江润沃野,嫩江因水而生、因豆而兴。作为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大的县级行政区,嫩江大豆产量占全国总产近十四分之一,肩负起了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嫩江市积极响应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致力于推动农业由大向强转型,积极探索创新、主动对标农垦大垄密植栽培技术模式推广和应用,闯出了一条高产、高效、可持续的农业发展之路。
大垄密植栽培技术以传统种植方法为基础,继承了我国东北地区传统垄作提高地温的方法,吸收了国外大豆平作密植的增产经验,在提高春季地温、增强抗旱耐涝能力、提升光热利用效率、改善土壤条件等方面展现出明显优势。为确保大垄密植技术顺利推广,自2000年以来,嫩江市积极对照农垦九三所属农场,因地制宜进行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效仿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经过不懈努力,大垄密植技术在嫩江市取得了显著成效,众多高产典型逐年涌现。2024年,采用大垄密植栽培技术种植面积达350万亩,其中大豆种植280万亩以上。相较于传统种植方式,大豆平均增产超过13.5%,同时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含量普遍提升,实现了嫩江市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双重飞跃。
以政策扶持为切入点,技术推广全面铺开。嫩江市高度重视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的推广工作融入农业种植各项重点农业项目,2022年开始,该市出台大豆大垄密植高产高效模式创建方案,连续3年出台秋整地补贴政策,在“大豆高产创建”“三新示范区”“大豆高质高效示范区”主推技术推广等多项工作中,鼓励大垄密植推广及应用,对采用大垄密植技术先决条件上的农户给予补贴,进一步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为技术推广提供坚实政策保障。
以基地建设为着力点,示范带动作用凸显。通过对标农垦示范区,建设乡镇科技示范园、科技示范户等方式打造嫩江大垄密植栽培技术示范基地。该市农业生产工作重点实施“一区、二地、三带、四方、五化、十五园”建设。即:打造1个现代农业集中展示区、2个核心种源展示基地、3条现代农业示范带、4个千亩示范方田、示范带生产按照5化作业标准、15个农业科技示范园。集中展示大垄技术流程、配套设施及实际效果,使农民直观地看到新技术带来的变化,激发应用积极性。同时,定期组织开展春播、田间管理、秋收秋整地现场会,组织农户到示范基地观摩学习借鉴,通过现场讲解、实地操作,使农民对技术要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真正实现从被动接受逐渐向主动应用转变。
以科技服务为支撑点,培训指导协同推进。嫩江市组织农业技术人员,举办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培训班,并利用直播等手段,建立便捷的技术咨询平台,随时为农户解答疑问,确保技术落实不走样。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每年成立5个以上技术服务团队,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全程技术支持,从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到收获,每个环节都有专业人员一对一进行指导,及时解决农民在技术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大垄密植栽培技术推广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
以配套集成为落脚点,综合增产成效显著。嫩江市始终强调各项技术措施的配套集成,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基础,将科学轮作、秋整地、测土配方施肥、选择耐密植品种、病虫草害绿色防控、“一喷多促”等各项增产技术与大垄密植进行高度集成,强化整地、播种、中耕、收获等各项技术措施的标准化和到位率,构建良好的群体结构,为作物各生长阶段提供充足且均衡的养分和良好的土壤环境,生产出的大豆籽粒饱满,综合增产成效显著。
未来,嫩江市将以农作物大垄密植为主攻方向,积极探索更多农业新技术、新模式,推动农业种植向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方向迈进。同时,将以优质绿色农产品为依托,继续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提升“嫩江大豆”市场竞争力,推动农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益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