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首席记者 杨军)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去年,我市将“三农”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全面统筹推动农业全面发展、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富裕。
农业生产稳中向好。坚决扛起稳粮扩豆政治任务,全市大豆种植面积419.1万亩,超额完成省定任务。集贤、宝清和饶河县获评全国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示范县。新粮食播种面积1552.1万亩,粮食产量125.4亿斤,实现“二十一连丰”。建设高标准农田47万亩,垦地合作示范基地扩大到24万亩。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全省第一。
现代农业得到提升。新增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9个,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8.6%,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宝清北方水稻研究中心研发粳稻优质品系12个,创新研发秸秆全量原位还田技术,水稻亩产平均提高5%、降本14%。
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25户,集贤鸿展入选中国农业企业500强、中国农业企业饮料和酒行业20强。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7%,岭东区长胜乡获评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再创历史新高,饶河县入选首批全国农村电商“领跑县”。宝清县荣获“全国产业兴旺示范引领百强县”称号。全省首趟糯米专列从友谊县发车抵达安徽怀远,开启了我省“北粮南运”新篇章。“两品一标”认证产品、“黑土优品”授权产品分别达到135个和28个。鲜食玉米等7个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目录,实现“零”的突破。
脱贫成果持续巩固。坚持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全面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突出产业、就业“两业”并举,争取衔接资金2.35亿元,实施项目106个,脱贫人口就业目标任务完成率达110%。
农民生活不断改善。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持续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全市590个村屯全部建立村庄清洁制度,村容村貌、户容户貌、干群风貌大有改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大关,同比增长6.3%,增速排名全省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