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不负 农时不误
本报讯(首席记者 杨军)采购农资、检修农机、培训学习、技术指导……一幅生机盎然的备耕生产繁忙画卷,正在双鸭山大地徐徐铺展。万象“耕”新不负春,为全力打好今年农业生产“第一仗”,春节过后,我市按下春耕备耕“加速键”,农业农村部门抢抓农时、提早谋划,主动出击、全面落实,多措并举、有力有序组织开展春耕备耕工作,为全年粮食丰产丰收和农产品稳产保供打好底起好步开好局。
提早开展备春耕,谋划全年粮食丰产新局面。立足“早谋划、早部署”,我市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明确目标,深入研究,扎实推进备耕生产工作,所需农资准备充足、供应稳定。截至3月21日,种子、化肥分别下摆82.1%、74.6%,农药、农膜分别下摆48.4%、87.1%,柴油下摆74.6%。春耕生产资金已筹到位92.3%。组织开展检修农业机械3.12万台,并进行入户排查、粘贴反光标识,切实保障春季农机化应用。举办线上线下农机员培训技术讲座12次,培训维修员、操作员747人,发资料3360份,有力保障农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推动垦地合作,拓展粮食产能提升新路径。以持续精进合作质量、扩大合作范围为目标,协调推动垦地合作工作,面积45.54万亩,其中全程托管21.36万亩,其他托管模式24.18万亩。各县在推进落实合作目标上精准发力,充分发挥行政引导作用,提出强有力的政策支撑,深度挖掘合作潜力。集贤县探索推广村集体经济组织做主体、农场社会化托管服务“包种”、政策性银行“包钱”、种植业保险和期货“包赔”、政府兜底“包收”的“一主四包”垦地合作新模式,计划村集体集中连片合作1000亩以上,种植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集中连片2000亩以上,均给予补贴政策,全面调动经营主体和小农户参与垦地合作积极性。宝清县围绕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计划投入1500万元,拟计划创建100个垦地合作“大托管”示范基地及22个整村推进试点,打造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高产攻关典型样板。饶河县构建“五良”措施集成衔接集体经济组织和新型经营主体,计划投入1000万元整合资源推动“大托管”经营模式,辐射带动粮食大面积单产水平提升。通过紧密联合、政策契合以及措施相合,全市垦地合作范围今年有望突破100万亩,为区域农业生产注入崭新活力。
开展科技助农,开启农业增产提质新征程。为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市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明确“强科技、提单产、增效益”整体思路,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由技术推广、植保、环耕、种业、农机、水产、畜牧、蚕蜂、动物防疫、能源等方面多位专家讲授专业技术知识。现已开展培训51期,参训人员4300余人次,进一步强化新技术、新模式落实落地,并发布了专家技术咨询热线,让农民可以随时和各领域农技专家点对点沟通,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为保障春耕生产筑牢科技支撑。
强化执法力度,监管农资市场水平再上新台阶。紧抓农业生产重要节点,积极组织开展农资打假宣传活动,加大对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产品全面监管力度,不定期开展实地核查检查、备案抽样,强化对农资经营者的监督指导。共出动执法人员657人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店151家次,与经营户签订农资经营承诺书、行政执法普法前置告知书共计200余份。借助宣传片、宣传资料、深入走访等方式,广泛宣传农业法律法规和识假辨假知识。制作动画宣传片,发放“致种子经营者和农民朋友的一封信”“购买农资产品六个注意事项”等宣传资料1000余份,全力为春耕生产和全年粮食丰收保驾护航。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时节催农人。当前,正值农业生产“第一仗”的关键时机,全市上下努力打好“主动仗”,黑土地奏响了一曲紧张热闹的备春耕生产“交响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