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鸭山

携手并肩开辟垦地发展新天地

2025-03-28 07:13  编辑:杨宏图  来源:双鸭山日报

宝山区与双鸭山农场推动融合发展小记

本报首席记者 杨军

  融合是时代主题,是大势所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垦地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垦地合作,增强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推进城乡及垦区一体化协调发展。

  宝山区与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双鸭山分公司,山水相融、牵手相邻、唇齿相依、血脉相连。在城乡融合发展、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宝山区主动作为,与辖区内农垦企业“双向奔赴”,广泛开展全方位合作。垦地之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聚力打造出融合发展的新样板。

  在改革发展中,按照中央和省市委政府的部署要求,为减轻农场企业承担的大量社会职能负担,推动其专注于生产经营,双方按下融合发展的“快捷键”,农垦行政职能和办公社会职能分离移交属地,切实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发展活力。

  2020年4月15日,宝山区举行农垦森工社区属地化管理移交协议签订会。会上,宝山区政府分别与双鸭山农场有限公司、红兴隆友谊分公司、双鸭山林业局签订了农垦森工社区属地化管理移交协议,明确了移交相关事宜,垦地合作到融合全面升级。随着宝山区农场办事处的成立,双方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逐步“蹚出一条新路”,并探索积累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模式。

  下好合作共建“一盘棋”
关键词:坚持各种队伍联建,用“一家人”办好“大家事”

  特殊时期,垦地并肩互相扶持。社区职能移交后,经垦地协商创新推出“嵌入式”人事机制,原双鸭山农场社区机构主任、副主任、委员等16人全部纳入属地社区管理序列,以其熟悉垦情、善解民意的独特优势,确保属地移交工作平稳过渡、无缝衔接。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实施“传帮带”计划,在基层队伍当中选拔、培养后备力量。按照“双向选择”的公平、公正原则,经综合考量工作表现、个人意愿及岗位适配性等因素,最终各社区继续留任6人,此举既增进了垦地之间的交流联系,又能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接踵而来的是共同推动社区管理服务工作迈向新台阶,不断提升居民的满意度与幸福感。

  发挥农场优势,强化服务功能,全力为民帮农。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0余次,多次以辖区空巢老人、孤寡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特困户为重点对象开展活动,提高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从解民忧、解难题出发,去年以来先后为居民群众办实事123件,服务群众800余人,解决群众诉求69余件,旨在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同时利用微信群、朋友圈等及时推送各类惠民信息400余条,受众群体2000余人。

  共筑融合发展“新高地”
关键词:坚持工作机制联动,从“小切口”办出“高效能”

  手牵手,握成拳,紧扣垦区发展需求,立足基层服务职能,构建“需求对接——资源匹配”全流程协作体系,设立“垦地联络站”,搭建常态化沟通平台。

  每季度组织垦区职工、种植户代表召开恳谈会,以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为抓手,梳理形成技术指导、政策咨询、劳务用工3类服务清单。鼓励引导小农户向特色种植,向错季、绿色无公害方向拓展,宣传推动采摘园草莓柿子、油豆角、桃子在辖区商超、社区团购内实现全覆盖。协调对接区就业局、区农业农村局、招商局等多部门,开展农业知识、电商运营等方面业务培训,搭建销售平台。培育既懂农业生产又善经营管理的复合型“新农人”。

  开展垦地合作,农场管理区对接周边村镇,打造全程托管示范田1万亩、环节托管14万亩。完成农场辖区作业后,组织有机户到周边村屯及域外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实现再次创收205万余元。加大草莓、葡萄、油豆角、绿色有机、旅游采摘等产业的建设,开展“建设我的小菜园一亩田”活动,帮助推荐销售优质果蔬10万余斤,收入100余万元,为游客提供拍照留念的网红打卡点,有力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画好党建引领“同心圆”
关键词:坚持党建共建联抓,让“微力量”办成“大实事”

  把党建工作融入各项工作之中,做到与中心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形成街道、社区党组织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

  深化“红色合伙人”机制,推动垦区党支部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同认领“民生实事攻坚难题”,凝聚基层红色力量。持续吸纳垦区离退休老教师、老干部、老党员、医护工作者等群体,加入“银龄生辉护苗成长”志愿服务队。打造“四点半课堂”为垦区双职工家庭子女提供课后托管,开设“垦区记忆”口述史课程,通过老垦区人讲述拓荒故事,传承发扬北大荒精神;开展“社区能人秀”,鼓励辖区居民分享烘焙、插花、农机维修等独特技能知识,以技能传授、解决居民困难纳入“积分制”管理。盘活社区内生资源,构建“一技之长惠百家”的共治生态。

  全力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双方联合举办了4场文艺汇演,吸引群众、游客近万人。助力辖区民营经济壮大,走访商户、企业35家,积极促进就业,开展就业服务宣传23次。农场街道办所属宝丰社区创新深化“六微”治理工作机制,坚持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立足“老年人多、可利用资源少”的实际,打造“微队伍”解民忧,建设“微课堂”聚民智,汇聚“微心意”纾民困,升级“微代理”惠民生,树立“微榜样”顺民意,凝聚“微力量”暖民心,以“六微”治理开展精准帮扶,并将其融入到社区治理日常工作中,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垦地融合发展既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政治责任,更是释放区域协同效能、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路径。宝山区农场将继续深化垦地协作内涵,以机制创新激活要素流动,以民生导向凝聚共建合力,推动垦区职工在“家门口”享受更优质社会服务,推动特色农产品通过高效产销链走进千家万户,推动红色基因在基层治理中焕发出蓬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