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

秦淮河边,有朵不凋的香莲

2023-06-05 11:37  编辑:张桂娟  来源:绥化日报

孙喜伦
 

  有“六朝金粉”之称的秦淮河,在南京城内蜿蜒流过。东晋以来,这里几度成为粉黛荟萃之地,南曲靡丽之乡,豪门享乐之所。两岸歌楼舞榭比肩排列,河上游船画舫往来不绝,琵琶琴弦余音绕耳,轻吟曼唱撩人心脾。晚唐诗人杜牧夜泊秦淮河,触景生情,作《泊秦淮》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秦淮八艳”之一李香君的妆楼——媚香楼,就在秦淮河畔。媚香楼坐北朝南,背依秦淮河,面临钞库街,右携来燕桥,南望乌衣巷。这是一座两层的明清建筑,楼下展厅中,陈列着有关“秦淮八艳”的古版书籍,还有铜镜、折扇、绣花鞋等,正是旧时歌妓的生活用品,房柱、墙壁上悬挂着一些诗联书画作品,是后世文人歌颂李香君等“秦淮八艳”的。

  在历史上众多纷纷扰扰的文字中,侯方域写李香君的《李姬传》,我想应该是最可信的。“李姬者名香,母曰贞丽。……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别士大夫贤否……少风调皎爽不群。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皆能尽其音节。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这说明李香君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兰心惠质、才高志傲的才女烈女。她花容月貌,才艺双全,眷怀故国,愤世嫉俗,坚贞痴情。

  二进院落便是李香君的香闺。匾额上“媚香楼”三个字金光熠熠,字体古朴中带着娇媚。院内东侧墙角,一丛翠竹映衬着一尊李香君汉白玉雕像,她斜倚在一块太湖石上,云鬓插花,素手执扇,正视前方,姿容端丽,把女性的曲线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沿着又陡又窄的木梯登上绣楼,脚下发出“嘎噔嘎噔”的声响。楼上的房间不大,被分隔成会客厅、琴房、书房和闺房。客厅的玻璃柜里,有一把仿制的桃花扇。琴房中古琴、曲谱、棋几依旧,似乎香君刚刚还在这里抚琴弹奏,此时已走出屋门,是去夫子庙观景吧?书房内陈设着书柜、书桌、方椅等,香君当年在此饱读诗书,并和侯公子及复社文人吟诗作画,谈古论今,忧国忧民。闺房中的月洞门架子床上,锦被玉枕,罗帐流苏,铜脸盆、铜手炉、铜手镜依然静置于此。

  想当年,一个是风流倜傥的翩翩公子,一个是娇柔多情的青楼女子,侯、李二人在这里缱绻依恋,这里可还藏着他们销魂的欢乐和甜蜜的笑声?战乱之时侯方域避祸出走,权奸马士英与阮大铖逼迫香君,让她嫁与淮阳巡抚田仰为妾,香君矢志不从,守楼拒婚,以死相拼,倒地撞头,以致血溅诗扇。这一幕爱情悲剧,就发生在媚香楼上。

  走出媚香楼,我久久徘徊在秦淮河畔,是在找寻当年“浆声灯影连十里,歌女花船戏浊波”的风韵吗?是在体会《桃花扇》里描绘的“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蝉娟”的景象吗?是又不是。望着那一波微风吹皱的绿水,以及两岸的朱楼飞檐、黛瓦粉墙,遐思悠悠。

  且莫说“商女不知亡国恨”,南唐后主李煜“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的声声悲泣,何尝不是秦淮女子们对自己不幸身世的哀叹?国运衰微中的弱女子,只是强颜欢笑、以歌当哭而已,真正“不知亡国恨”的人,是那座中的欣赏者——官僚豪绅、新贵权臣。妓女的出现只是社会的堕落,而不是人格的堕落,妓女的行为扭曲,但不是灵魂扭曲。实际上,秦淮女子中不乏如李香君等刚烈、侠义、超俗者,那些前朝对歌女的嘲讽,绝不适用于这些女中英杰,正是她们用痴情丹心,谱写了浸透血泪的爱情篇章,铸就了尽显民族气节的精神丰碑。这些秦淮佳丽的遭际,犹如一支余韵不绝的歌,长绕于秦淮河畔。

  我在内心发问:古老的秦淮河啊,你千百年来日夜不息地流淌,是想洗尽铅华,还秦淮女子以清白吗?饱经沧桑的秦淮河啊,你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冲散了多少官绅显贵的温柔梦?漂走了多少商女百姓的辛酸泪?

  秦淮河不语,静静地流。

评论

—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