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

李艳凤:世界冠军抛起“猛犸象故乡”

2019-11-28 09:15  编辑:桑胜东  来源:绥化日报

李艳凤:世界冠军抛起“猛犸象故乡”

全媒体记者张贵文

    用心示范每一个动作,用情指导运动员,李艳凤将世界女子铁饼冠军的理想和力量传递,鼓舞他们再创龙江田径运动体育新辉煌,为国争光。 全媒体记者 张贵文摄

  铁饼比赛,用距离长短衡量成绩的体育运动项目。

  2011年8月,第13届韩国大邱世界田径锦标赛,来自我市青冈县的李艳凤,勇夺女子铁饼冠军。这是中国女子铁饼运动员夺得的世锦赛女子铁饼首枚金牌,也是中国队在世界田径历史上的第10金。

  李艳凤,抛出了66.52米的世界冠军纪录,也抛起了“中国猛犸象故乡”的新高度,靓丽了寒地黑土绥化的美誉度、知名度。

  赛场折桂的李艳凤,双手擎舞着国旗,绕场慢跑,向观众挥旗致意。跃上领奖台,李艳凤将金牌放在唇边,轻轻亲吻,咬了一下。李艳凤说:“18年的奋斗,我想好好品味品味世界冠军金牌里的苦辣酸甜,感受一下金牌的硬度和难度。”

  那一年,李艳凤32岁。2012年8月4日,她在伦敦奥运会田径赛场夺得女子铁饼银牌,成为我国首位夺得奥运会女子铁饼奖牌的选手,奥运会银牌和世锦赛、世界杯女子铁饼冠军得主。

  11月5日下午,在哈尔滨市省田径运动管理中心,见到了从青冈县祯祥镇兆林村走出来的巾帼英雄李艳凤,深度了解她在田径世锦赛、国际田联世界杯历史上创造的一个个传奇,青春年少的体育天才,屡次崭露头角,但一直与世界冠军无缘。

  小学时,李艳凤的身高1.70米,喜欢蹦蹦跳跳的她是校级运动健将。身体素质好,爆发力、出手速度和力量非常出色。1993年,李艳凤正式被招入县体校,从事专业铁饼训练。同年,绥化地区少年田径赛上,14岁的李艳凤夺得铅球和铁饼两个铜牌。教练说:李艳凤非常适合从事投掷项目,将会在国际赛事上夺冠。1994年李艳凤进入省田径运动学校训练,入选省队,开始了职业体育生涯。2003年入选国家集训队,奋力拼搏。

  虽然夺得2002年亚洲田径锦标赛、全国田径冠军赛的女子铁饼冠军,2003年成功卫冕亚洲田径锦标赛冠军,但在雅典奥运会上名列第九,随后多次国际赛事以及全运会,李艳凤的成绩平平。特别是长期训练使她右手腕遭遇毁灭性的伤病,致使她在南京十运会上没有取得名次,直到2006年底,她没参加任何比赛。

  那几年,李艳凤吃饭改用左手,右手连拧湿毛巾的力气都没有,训练停了。医生曾建议她做手术摘除手腕上的周状骨,也曾劝诫她放弃铁饼运动,这使李艳凤一度心灰意冷,萌生退意。

  教练张景龙坚持保守治疗,对她说:不到最后,绝不言败!李艳凤备受鼓舞,坚持着……

  对初心的坚守,对使命的担当,对人生目标的逐梦,李艳凤以坚强的意志、顽强的力量,与伤病折磨抗争,一次次站在竞技场上,刷新着纪录,精彩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的真谛。

  苦心人天不负,结识1名竞走队医,3个月的精湛医疗,妙手回春。3个月后,李艳凤竟奇迹般地康复,冲上沙场。2007年全国田径锦标赛,李艳凤以62.26米成绩夺得铜牌。2009年,教练和她研究,对技术动作大胆改革创新,摘取第十一届全运会金牌。

  那一年,李艳凤30岁。大器晚成的东北姑娘,厚积爆发,运动生涯步入巅峰。2010年斩获国际田联世界杯女子铁饼冠军,这是中国队在女子铁饼项目上首次获得赛事冠军;2011年大邱世锦赛夺冠,这是中国田径国家队自1993年世锦赛18年后首次问鼎。其后,李艳凤连续在国际田联洲际杯赛、世界杯赛以及国际田径大奖赛上夺冠,并投出67.98的世界最好成绩。

  李艳凤,黑土骄傲、绥化名人、龙江榜样。当年市委、市政府及青冈县委、县政府给予丰厚奖励,宣传她为国家拼搏、为家乡争光的动人事迹,弘扬她所创造的励志精神。

  2013年李艳凤退役了,现年40岁的她成为省田径运动管理中心科长、工会副主席。每每回忆起奋斗的征程、成长的岁月,笑容中隐隐露出一丝遗憾。她说:“伦敦奥运会没夺冠,只能给自己职业打99.99分了,大满贯的梦想未圆啊!”

  虽然不是专职教练,但李艳凤经常到运动员训练场地给予经验性和鼓励式的技术指导。走进训练场馆,“超越别人你就会成为冠军”这句励志口号,鼓舞着李艳凤和年轻运动员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再创龙江田径运动的新辉煌。李艳凤说:成为赛场上的世界冠军,可能分分秒秒就实现了目标,但那需要赛场下几年甚至十年二十年的勤学苦练,冠军头上的花环是汗水和泪水浇灌的。

  李艳凤回青冈时偶尔也去县体校看看,到奥林匹克公园走走,对运动员和教练员的生活有些了解,对他们在那样艰苦条件下坚持体育运动事业发展的精神头儿很钦佩。她表示,自己愿意为家乡的体育事业发展奉献绵薄之力,对有潜质的体育苗子给予专业指导,助力他们实现人生梦想,为群众体育运动献计出力。

  李艳凤说,父母还在老家生活,虽然回家的次数少些,但一直关注关心着家乡的发展变化。以前小时候回家,坐小四轮车或者马车进村,特别是雨天,会溅一身泥水,那是值得回忆的时光。现在,青冈县和祯祥镇的变化非常大,城镇化发展速度很快,高楼拔地而起,街道整洁干净,村里修了白色水泥路,村村通了,环境比以前大变样儿,很美丽。

  过去在食堂吃到黑土地生产的果蔬和干菜,李艳凤总是细细品味,现在家乡的亲朋好友给她带来土特产品,尤其是小园里种的蔬菜或晒的豆角干儿、萝卜干儿等,她视为珍品,一次次品味儿时的味道和质朴的记忆。她说:“咱们绥化产的粮食和蔬菜,口感好,营养高,又健康安全。”

  和她聊起“寒地黑土之都、绿色产业之城、田园养生之地”这些话题,李艳凤说了很多,知道得还不少,特别是说起“中国猛犸象故乡”,更是滔滔不绝。这几年她回青冈时参观过猛犸象博物馆,对那段历史有了很详细的了解,她认为,猛犸象是家乡的品牌形象,是很有价值的历史文化,应对学生开展历史教育,激发他们爱家乡的情怀和奉献家乡的积极性。说起家乡甜又糯的鲜食玉米、汉麻产业,李艳凤说这就是“百亿级产业”吧,都是具有市场潜力的支柱产业,是百姓脱贫致富的希望,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李艳凤满怀深情地说:“特别喜欢秋天回家,看到老屯人满院子金灿灿的玉米,那是黄金般的粒子。农民种玉米都富了,心里很欣慰,祝愿家乡的人们生活越来越好!”

评论

— 滚动新闻 —

— 图片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