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歌起舞。
九洲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加快建设。
黑龙江日报8月4日讯 梅里斯,达斡尔语意为“有冰的地方”,全国唯一的市辖达斡尔族区。地处黑龙江省西部、嫩江中游西岸,与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隔江相望。全区总人口16.7万,其中达斡尔族人口1.2万,占全国达斡尔族人口的十分之一,是一个以达斡尔族为主体民族,汉、满、回、朝鲜等多民族聚居区,素有“中国洋葱之乡、中国甜瓜之乡、中国菇娘之乡”之称,是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第四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2019年,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委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梅里斯香瓜喜获丰收。
达斡尔族刺绣。
近年来,梅里斯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决策部署,始终把民族团结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依靠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人文优势、民族优势,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深入实施“一二三四”战略,走出了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之路,谱写了新时代民族区振兴发展的壮丽篇章。
文旅融合托起民族区小康梦
近年来,梅里斯区紧紧依托民族文化优势、生态资源优势和地理区位优势,坚持市场运作,将红星盈、金碧水果合作社等特色农业,契丹壶柳蒿芽、冰葡萄酒等特色加工,英烈馆、青年农庄等特色史馆,哈拉新村、额尔门沁村等特色村寨,民族乡镇地区蓝天碧水大草原等特色景观融为一体,推出“周末好时光,一起游达乡”等多条特色旅游精品路线,打造全域特色旅游品牌,叫响鹤城“最佳旅居目的地”。
哈拉新村。
贫困户住进暖屋子。
“这是党中央送给我们达斡尔族的金钥匙。”哈拉新村党支部书记多雪英是哈拉新村的历史见证者。多雪英介绍,1998年对于哈拉新村来说是一个转折点。1998年特大洪水冲毁了村民家园,后由全国政协捐资近3000万元重建了具有民俗特色的现代化哈拉新村。这几年哈拉新村在区委区政府帮助和村民共同努力下,建设民生保障工程、发展旅游项目,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在哈拉新村落成后,来到我们村里旅游的人更多了。”村民鄂小东介绍说。2019年6月全省首家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在哈拉新村落成,对外开放,年接待游客近3万人。体验馆以达斡尔族民族文化为灵魂,创新了民族旅游活动载体,形成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融合发展格局。
库木勒茶加工。
产业项目集中开工。
伴随着达斡尔族的祝酒歌声,热情的达斡尔族朋友们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做好准备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2019年6月首列广州至齐齐哈尔旅游专列的600名游客来到了该区雅尔塞镇哈拉新村,共赏美景,共同体验独特的达斡尔族文化。篝火冉冉升起,村民们与远道而来的游客们在篝火旁跳起了民族友谊的舞蹈,歌唱出民族文化旅游的“欢乐颂”。
梅里斯区高度重视达斡尔族文化的开发、保护、传承工作,自2006年达斡尔族哈库麦勒和乌钦被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遗保护名录以来,又相继有达斡尔族扎恩达勒、摔马跤、刺绣、库木勒节、阔德格·乌都日、火球、剪纸等被列入省、市级保护名录。连续多年举办库木勒节、菊花节、丰收节等特色品牌节庆活动,融入民族服饰展演、手工艺品展览等技能观赏型活动,融入户外拓展、水上运动等体育赛事型活动,融入相亲大会、发展论坛等群众集会型活动,多次组织文化学者、专家深入梅里斯开展达斡尔民族文化研究挖掘保护工作,达斡尔是齐齐哈尔筑城者、嫩江流域开拓者、祖国北疆守护者、民族团结实践者的定位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
齐齐哈尔国家高新区梅里斯产业园。
如今的哈拉新村,以村屯环境美、人文景观多、文化底蕴深、民俗风情独特著称,村口大门以达斡尔族特有乐器四弦琴为造型,村中广场矗立着达斡尔英雄莫日根的雄伟雕像。哈拉新村2014年9月被国家民委命名为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20年入选黑龙江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
近400年历史的达斡尔族传统村落额尔门沁村也充分利用自然优势,结合丰富的民族文化,走出一条文旅融合助脱贫之路。在开发中国达斡尔嫩江第一岛特色景观基础上,又相继建设达斡尔族特色民居、民俗文化馆、采摘园,吸引省内外游客前来观光。
“额尔门沁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我们通过党建引领,倾力谋划,将文旅融合发展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致力于打造民族风情旅游小镇。2019年,额尔门沁村40户78人全部脱贫。接下来计划依托航空经济小镇建设,打造多元文旅融合业态,带领全村百姓奔小康。”额尔门沁村党支部书记徐斌高兴地说。
吹响民族区脱贫攻坚战冲锋号
梅里斯区作为民族区,确保少数民族贫困群众和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小康,是需要地方党委政府坚决扛起的重大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当前,已到了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攻城拔寨、发起总攻的光荣任务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上,我们要坚决完成好历史性任务。”梅里斯区委书记吴昊说。
“我家以前住的是土房,冬天冷还透风,大门那儿的风呼呼的。”莽格吐乡西地房子村建档立卡户安玉杰说。安玉杰是达斡尔族,2013年12月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10月完成危房改造,2017年12月底脱贫。女儿王晓彤在区里的助学金和学校7000元绿色通道无息贷款帮助下,解决了上学问题,现在即将读大四的她在梅里斯区雅尔塞镇人民法院实习。白色的墙、蓝色的屋顶,些许玉米和农家菜被种在院子里,庭院内外被安玉杰收拾得干干净净的。“现在党的好政策让我们住进了暖屋子,往后冬天再也不用担心挨冻了,我现在就盼着明年孩子大学毕业能找个好工作,让我家的日子过得更好。”安玉杰欣喜地说。
近年来,梅里斯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工作目标,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充分利用扶贫发展资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和区本级投入资金,全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51个村屯安全饮水问题得到解决,1676户贫困户危房得到改造。贫困户农合参保费用由财政代缴60%到财政全额缴费,累计承担费用558万元,累计报销医疗费用4138.92万元。投入资金6310万元,修村屯硬化路面157.77公里。投入资金106万元,322名贫困学生受到教育帮扶。分配扶贫项目收益资金1275万元,村村通了宽带、有线电视,村村有标准化卫生室和文化活动广场。所有村屯都开展了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污水、垃圾得到有效治理,村屯绿化美化程度大幅提升,群众良好卫生习惯逐渐养成。
像安玉杰一样,党的好政策同样让达斡尔族农民吴晓伟的生活发生了新变化。在乡镇和驻村工作队帮助下,吴晓伟在养殖、种植大豆经济作物增收上做起了文章。2018年5月吴晓伟通过扶贫贷款在自家的小院里养起了50只小笨鸡,帮别人代养了2只小牛,他还参加了村里的公益性岗位就近就业,在2018年底实现脱贫。尝到甜头的他,今年又种植8亩黄豆。“今年黄豆我预计收入达到3000多元,现在的日子越来越好了。”吴晓伟的笑容挂在脸上。
梅里斯区委书记吴昊告诉记者:“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2019年我们啃下了最后一块‘硬骨头’,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的要求,用实际行动确保全区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如期步入小康社会。”
推动民族区高质量高速度发展
进入新时代,梅里斯区把握发展大势,立足区情实际深入实施“一二三四”战略,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立足齐市“中央大厨房”和鹤城“最佳旅居目的地”发展定位,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四区”建设。经过近4年的努力实践,已经成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动力源”和“压舱石”,为实现梅里斯区高质量高速度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年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紧紧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以保促稳、稳中求进,不失时机推动复工复产,不误农时抓好春耕生产,不遗余力进行招商引资,坚持不懈保障民生,区域经济社会秩序有序恢复。
2020年,梅里斯区坚持以加快嫩江流域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黑龙江省西部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双轮驱动”为核心,在种植业方面,今年种植玉米80万亩、水稻40万亩、果蔬30万亩、大豆10万亩、中药材2万亩,打造经济作物万亩连片基地3个、千亩连片基地25个、科技示范园区13个,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4个,通过升级老字号延长产业链、开发原字号提升价值链、培育新字号提升创新链的方式,促进梅里斯区农业产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
“这块区域有40多个品种。”梅里斯嫩江流域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区负责人岳海龙介绍说。洋葱、西瓜、茄子等特色农作物在示范区工作人员悉心照料下茁壮生长,蜜蜂、蝴蝶也在忙碌地帮助示范区进行着田间管护,在油菜花田内飞舞授粉。再过不久,示范区内种植的作物就将成熟上市,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市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梅里斯农业农村局局长杨明国介绍:“通过‘抓三品推五化’,梅里斯区种植结构规模化调整得到快速发展,有力促进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和完善。我们还加强与云南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以及河北三农等科研机构合作,增加全区的蔬菜种植品种,让我们的蔬菜走向南方市场。”
坚持全党抓工业、全民搞招商,大抓项目、抓大项目,补齐“工业化水平低”这块短板。在食品加工集中区建设上,梅里斯区紧紧结合省、市委“百万千”产业倍增计划,以齐齐哈尔国家高新区梅里斯产业园为平台,依托山东金锣和东方希望两大集团打造生猪全产业链,建设区域养殖总量最大、屠宰加工总量最大、肉食品加工产值最多、产业链完备的中国最大生猪肉食品加工产业园区。今年全力克服疫情影响,开展线上洽谈和视频签约,金锣肉食品一体化、东方希望肉食品一体化、山松生物大豆深加工等10个重点产业项目先后签约落户梅里斯区。全区集中开工的金锣肉食品一体化项目、东方希望肉食品一体化项目、九洲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3个省百大项目总投资超过21亿元,较过去两年集中开工项目总投资增长114%。自6月初起,各项目将进入快速建设期,开足马力全面施工,金锣肉食品一体化项目今年将完成50万头养殖场和20万吨饲料加工厂建设,东方希望肉食品一体化项目将完成万头母猪场、25万头育肥场、60万吨饲料加工厂建设,九洲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将于10月正式投产。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更是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现如今,梅里斯区各民族同胞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委决策部署上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抢抓机遇、担当作为,把准方向、一以贯之,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全力推动梅里斯高质量、高速度发展,奋力谱写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