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在修缮一新的步行桥上徜徉。本报记者苏强 摄
黑龙江日报11月18日讯 家住哈市道里区巡船胡同的李凤英大娘,今年80岁。说起今年最开心的事儿,就是家门口的“老江桥”。从1960年她搬到这里,每天都能看到的大桥成了她生活中的老伙伴。这次改造成公园,还没等对游人开放,老太太就每天都来看,如今正式开放了,每天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桥上走半圈。
近日,有着百年历史的滨洲线松花江铁路大桥经过修缮、保护正式向公众开放后,承载着哈尔滨人厚重记忆的“老江桥”成为人们向往的去处,大桥上兴高采烈的人流,成为寒冷季节里温暖的风景。
16日,记者在中东铁路公园大新街至江畔路段看到,来自哈尔滨老年大学的十几个学员结伴来这里游玩。在公园里的黄继光号火车头前,大家开心地合影。小广场上记录了过去中东铁路站台场景的铜像、老式的蒸汽火车机头、以老哈尔滨火车站样貌打造的铁路博物馆,一处一景都能体味到历史的沧桑与厚重。
55岁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她们这个年龄段的人,对“老江桥”的感情特别深。上中学的时候,学校到江北拉练,每次都从桥上走,那时候自己还是小女生,每次火车呼啸着从身边经过时,桥面颤动让人胆战心惊的,既害怕又刺激,那种感觉一直记着。”同来的孙先生退休前是哈铁电务段的职工,经常到大桥上巡线检修。这次听说这座铁路桥改建成了公园,特地约上老年大学的同学们过来看看。“真是不看不知道,这里既保留了我们对老江桥的记忆,又拓展了功能,提供了休闲空间,太好啦!”
“快过来,大家围个圈一起合个影。”记者循声而去,看到打着红旗的一群徒步爱好者正在桥上拍照留念。“我们都是来自黑龙江户外徒步群的群友,从报纸上看到滨洲线松花江铁路大桥修缮完毕重新开放的消息后,立即张罗群友过来观光,这座大桥翻新后给我们这些徒步爱好者去往江北又新增了一条捷径,步行到太阳岛也就20分钟,真是太方便了。”黑龙江户外徒步群群主李继秋笑着说。
中东铁路公园铺装一新的桥面上,如今有三处钢化玻璃透空展示区,透过玻璃向下可看到铁轨、枕木、钢梁等原桥风貌及松花江面,人们新奇地走在上面,或是向下俯看江面,或是拍照留念。中东铁路公园的建成不但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观光,同样也吸引了大量游客。
中东铁路公园项目部现场指挥李树斌向记者介绍,在项目建设中,省、市主要领导多次踏查施工现场,现场办公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困难,加速推进工程建设。他透露:大桥提前通行,就是省市领导考虑到江北船厂、糖厂两个社区3000余户居民的出行需要对指挥部提出的要求。在封闭施工期间,哈市建委协调哈尔滨交通集团,出资3万余元通过加发公交车的方式最大程度缓解市民出行的不便。
记者在桥上遇到家住船厂小区的李大娘老两口。今年70岁的李大娘说,“老江桥”是他们往返江南江北最便捷的通道。原来两侧的通道特别狭窄,只能一个人侧身行走,下雨天撑伞都很吃力。那时候从家走到江南下桥处得40分钟,现在也就二十多分钟。李大娘坐在桥上设置的休闲座椅上,开心地告诉记者,“现在的步行桥又宽敞又漂亮,晚上的路灯特别亮,来回上下学的孩子们以前都是家长接,现在再不用担心安全问题了。”
网易2016/11/18 |
黑龙江晨报2016/11/17 |
生活报2016/11/17 |
黑龙江电视台2016/11/17 |